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甲醇装置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 | 甲醇装置 | 甲醇装置下风向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声、消声、减振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 隔声、基础减振 | 井场厂界噪声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防渗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厂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均须按设计采取相应防渗措施,避免污染地下水;本项目须在运营期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设置地下水监控井,定期开展监测,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 按设计要求对井场临时占地为一般防渗区,防止地下水污染。厂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均须按设计采取相应防渗措施,避免污染地下水;运营期建立了地下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设置地下水监控井,定期开展监测,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经验收监测地下水监测指标中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等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以上超标因子与环评阶段地下水现状评价结论中超标因子一致,超标主要是受干旱气候、蒸发浓缩作用、原生水文地质环境等因素综合影响,其他各项地下水监测指标均可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的Ⅲ类标准。石油类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 |
2 | 按照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落实各类固体废物收集、综合利用和处置措施。施工过程产生的土方回填至挖方处或回填至周边低洼场地,并压实平整。运营期管道清洗产生的废油泥等其它间歇排放的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到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处理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 | 管沟开挖过程产生的土方回填至管沟或回填至周边低洼场地,并压实平整。验收期间为运营初期,未进行清管,无清管废渣产生,后期运营产生的清管废渣收集至五号联危废暂存间,定期交巴州联合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处置,顺北生产运行基地生活垃圾由外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委托库车市老城环境卫生有限责任公司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按照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落实各类固体废物收集、综合利用和处置措施。施工过程产生的土方回填至挖方处或回填至周边低洼场地,并压实平整。运营期管道清洗产生的废油泥等其它间歇排放的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到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处理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 | 管沟开挖过程产生的土方回填至管沟或回填至周边低洼场地,并压实平整。验收期间为运营初期,未进行清管,无清管废渣产生,后期运营产生的清管废渣收集至五号联危废暂存间,定期交巴州联合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处置,顺北生产运行基地生活垃圾由外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委托库车市老城环境卫生有限责任公司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制定施工期环境管理制度,提倡文明施工;合理规划工程占地和施工道路,严格限制施工机械和人员的活动范围 | 施工单位制定了施工期环境管理制度,提倡文明施工;按照批注的用地范围进行施工活动,划定施工范围,施工机械和人员在施工单位内活动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项目环境风险防范工作,建立严格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重点对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和环境污染事件进行风险评价,做好单位应急预案和地方环境应急预案的衔接,防止污染事故发生后对周围环境质量和人群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并定期进行风险事故应急演练,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完善。 | 建设单位建立了环境风险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修编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和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等文件,并在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局沙雅县分局完成备案,备案编号:652924-2023-011-M,应急预案重点对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和环境污染事件进行风险评价,做好单位应急预案和地方环境应急预案的衔接,防止污染事故发生后对周围环境质量和人群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并定期进行风险事故应急演练,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完善。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