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化粪池、生产冷却水循环系统 | 运营期无外排设施,不设置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①已建设一套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1个5m3循环水池、1个6m3循环水池、2个冷却塔及循环水管道等; ②已建1个地埋式化粪池(13m3/个)。 | 本项目不设置废水排放口,因此不设置废水监测方案。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活性炭吸附装置、生产车间半封闭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 | ①边角料破碎机已采取封闭破碎、出料口扎紧接料布袋的方式可有效减少破碎粉尘;并将破碎机放置于半封闭的单独区域。 ②生产车间已设置通风口,加强室内通风,加快无组织废气扩散速度。 ③有机废气已采用“集气罩收集+活性炭吸附+UV光氧处理装置+15m排气筒”处理措施,即每台注塑机上方安装集气罩,对废气进行局部收集,经收集管道统一排入净化器处置,处理完成后通过15m排气筒外排。 | 1、有组织非甲烷总烃监测方案 (1)监测点位:废气收集处理装置排气筒布设1个监测点。 (2)监测频率:有效连续监测2天,每天取3个样。 (3)监测因子:非甲烷总烃。 2、无组织非甲烷总烃监测方案 (1)监测点位:厂界上风向1个点、下风向2个点,厂区内车间外设1个点,共4个监测点位。 (2)监测频率:有效连续监测2天,每天取3个样。 (3)监测因子:非甲烷总烃。 3、无组织颗粒物监测方案 (1)监测点位:厂界下风设1个点、下风向设2个点,共3个监测点位。 (2)监测频率:有效连续监测2天,每天取3个样。 (3)监测因子:颗粒物。 4、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1)监测点位:大新村(下风向)1个点,海稍队信用村1个点,共2个监测点位。 (2)监测频率:有效连续监测2天。 (3)监测因子:TSP(日均值)、非甲烷总烃(小时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基础减振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优选低噪声设备,厂房半封闭,主要产噪设备基座固定减震、合理布局等措施控制噪声。 | 1、厂界噪声监测方案 (1)监测点位:项目厂界东(1#)、南(2#)、西(3#)、北(4#)各一个点,共设4个监测点位。 (2)监测频率:连续监测两天,昼间、夜间各监测1次。 (3)监测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 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1)监测点位:大新村(厂界西南村民住宅)1个点、海稍队信用村1个点,共2个监测点位。 (2)监测频率:连续监测两天,昼间、夜间各监测1次。 (3)监测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妥善处理各类固体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规范设置废机油、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暂存设施,危险废物须交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不得随意弃置;生活垃圾委托金牛镇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 ①已在项目区设置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然后定期委托至金牛镇环卫清运处置; ②边角废料使用破碎机破碎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 ③包装废料收集后定期外卖回收单位处理; ④企业已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相关要求规范建设1个危废暂存间,建筑面积约5m2;废矿物油、废活性炭和废UV灯管分开暂存,各类危废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