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①项目区做到雨污分流;②设1个20m³循环水池及配套冷却塔、循环水管道等,塑料筐生产过程产生的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③员工依托原项目已建生活办公区,生活污水依托使用原有已建15m³化粪池收集后,定期委托清粪车清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清运周期不超过每30天一次,避免漫溢情况发生,同时建立清运台账。 | 不排放,因此未设排放标准。 | ①项目区已做到雨污分流;②已在塑料筐生产区西南侧设置1个20m³循环水池及配套冷却塔、循环水管道,生产冷却水循环使用,未外排;③员工依托原项目已建生活办公区,生活污水依托使用原有已建15m³化粪池收集后,定期委托清粪车清运至宾川县污水处理厂处理,一般每月清运一次,未发生漫溢及外排的情况。 | 不排放,因此未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①生产设备均置于生产车间内,在生产区每台注塑机上方安装1个集气罩收集有机废气(共安装10个集气罩),然后通过管道连接将废气送至“活性炭+UV光氧”处理装置进行处理,要求集气罩收集效率80%以上,“活性炭+UV光氧”处理装置处理效率80%以上,处理达标后经15m高排气筒排放;并及时更换活性炭及UV管以保证处理效率;②封闭注塑,严禁使用废旧塑料做生产原料;③使用颗粒状物料,混合拌料在封闭设备内进行,进出料口采用布袋扎紧方式控制无组织粉尘;④封闭破碎,采用布袋对接出料口、扎紧袋口方式出料;⑤封闭运输,运输路面进行清扫、洒水降尘;⑥做好员工卫生防护措施,发放劳保用品,宣传职业病预防知识,定期体检预防职业病。 | ①排放标准:《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含2024年修改单)表4及表9相关限值标准;《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相关限值;②环境空气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29号”;非甲烷总烃参照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引用的以色列标准。 | ①生产设备均置于生产车间内,已在生产区设置有机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包括7个集气罩、1台“活性炭+UV光氧”处理装置及1个15m高排气筒,根据环保设施设计建设单位昆明瑞利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提供资料,已建集气罩收集效率≥80%,“UV光氧+活性炭”处理装置处理效率≥80%,活性炭一般每3~4个月定期更换一次,UV管每年更换一次;②已采用自动化先进设备,加热注塑环节为封闭式;经调查,原料均为新料(PP及改性料颗粒),未使用废旧塑料做生产原料;③原料为封闭袋装的颗粒料,拌料机置于生产厂房内,混合拌料环节封闭进行,进出料口扎布袋防尘;④使用封闭式破碎机,将其置于车间内,出料过程采用布袋对接并扎紧袋口,少量沉降于地表的粉尘由专人负责及时清理;⑤封闭运输,运输路面安排专人定期进行清扫及洒水降尘;⑥已向员工发放劳保用品并要求穿戴,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宣传职业病预防知识。 | 2024年7月19日~20日,云南通际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针对本项目废气、敏感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其中:①有组织废气监测:在排气筒出口(DA001)设1个监测点,有效连续监测2天,每天取3个样,监测因子为非甲烷总烃;②无组织废气监测:厂界上风向布设1个监测点,下风向布设2个监测点,生产车间外(厂区内)设1个点,共设4个监测点位,有效连续监测2天,每天取3个样,监测因子为非甲烷总烃;厂界上风向布设1个监测点,下风向布设2个监测点,共设3个监测点位,有效连续监测2天,每天取3个样,监测因子为颗粒物;③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在敏感点干甸箐居民(最近一户)设1个监测点位,有效连续监测2天,每天取3个样,监测因子为非甲烷总烃,TSP。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①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及保养,保持设备良好的性能,使之减少噪声排放;②高噪声设备安装基座减震装置,并置于车间内;室外冷却塔设置隔声围挡设施;③冷却塔设于车间内,并设置隔声围挡设施;④合理布局,产噪设备与厂界保持一定距离,夜间不生产,保证厂界噪声达标排放。 | ①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靠近关宾路的北厂界可达到4类标准;②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 | ①本项目已选用低噪声设备,由专人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以保持设备良好的性能,减少噪声排放;②高噪声设备均置于封闭车间内,基座已进行固定减震;③冷却塔设于车间内西南角,已对冷却塔设置彩钢瓦围挡设施进行降噪;④本项目布局较合理,产噪设备位于车间内,并与厂界保持一定距离;夜间不生产;经监测可知,厂界噪声可达标排放。 | 2024年7月19日~20日,云南通际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针对本项目噪声及敏感点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①噪声监测:厂界西(1#)、北(2#)、东(3#)、南(4#)各一个点,共设4个监测点位,连续监测两天,昼间、夜间各监测1次,监测因子为等效连续A声级;②敏感点声环境监测:敏感点干甸箐居民(最近一户)设1个监测点位,连续监测两天,昼间、夜间各监测1次,监测因子为等效连续A声级。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①危废暂存间地面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相关要求进行防渗处理;②其他区域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 | ①危废暂存间地面已按新规范《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进行防渗处理(混凝土硬化+地面刷环氧树脂漆等),并在废矿物油存储区设置防泄漏收集设施;②车间、厂区道路及空地区等已铺设水泥硬化。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①设暂存点暂存修整及检验环节产生的边角废料及残次品,然后定期用自有破碎机破碎成粒径为1~2cm碎片后返回生产线进行再生产,不得随意倾倒、外排,其中纯PP边角料可回用于所有产品的生产,但改性料边角料只能回用于改性料塑料筐的生产;②设暂存点暂存包装废料,其中可回收的回收外卖,不可回收的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③生活垃圾设垃圾桶集中收集,定期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④新建1个10㎡危废暂存间,内部分隔为三个区域,一个暂存废矿物油、一个暂存废活性炭、一个暂存废UV管,三种危废不得混存;暂存间应满足防雨、防晒、防渗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相关要求规范,设置符合规范的标识标牌、围堰等,并建立台账,然后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单位进行清运处理。 | ①已在厂房内西南角设20㎡一般固废暂存点暂存修整及检验环节产生的边角废料及残次品,然后定期使用自有破碎机将其破碎成粒径为1~2cm碎片后返回生产线进行再生产,其中改性料边角料只回用于改性料塑料筐的生产,未发生外排情况;②已在厂房内西南角设20㎡一般固废暂存点暂存废包装袋、废纸箱等,然后定期外卖回收单位处理;③已在项目区设置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然后委托金牛镇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④已在厂房东北角新建1个10㎡危废暂存间,暂存间内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暂存废矿物油、废UV管及废活性炭,满足防雨、防渗、防晒要求,设置围堰以及符合规范的标志标牌,废机油存储桶下方设容积不小于0.1m³的防泄漏收集设施,危废间地面、墙面已刷环氧树脂防渗漆,并已建立台账,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要求,已签订协议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单位清运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危废暂存风险防范措施:①危废暂存间应设置标志标牌,满足防雨、防渗、防晒等规范要求,并设置围堰,实施双人双锁,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暂存间严禁烟火;②废矿物油应暂存于封闭储罐内,与废活性炭、废UV管分隔存放、不得混存,加强日常管理,由专人定期对储存设施密闭性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及时更换;③应注明危险物名称、主要理化性质和危害性、污染事故防范措施、现场急救措施、撤离路线(方向)、处理事故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2)火灾事故风险防范措施:①依法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全面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②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措施;③根据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当地消防管理部门要求,按相关规定配备相应消防设施,保证消防用水需求;④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车间内禁烟,严禁使用明火;从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使其掌握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熟悉疏散路径,会扑救初期火灾;⑤电气设施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检修,必要时停产,待检修完成方可开工生产;⑥建设单位应制订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方案,并定期组织训练,保证发生火灾时,能迅速采取对策,防止造成群死群伤、损失巨大的恶性后果。 | 1、(1)危废暂存风险防范措施:①本项目危废暂存间已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规范进行建设,设置了符合规范的标志标牌,满足防雨、防渗、防晒要求,已设置围堰,废机油存储桶下方设容积不小于0.1m³的防泄漏收集设施;实施双人双锁管理制度,无关人员不得入内,严禁烟火;②已在危废暂存间设置封闭式油桶对废矿物油进行暂存,与废活性炭、废UV管分开存放,未发生混存情况;由专人负责危废暂存间的管理,定期对储存设施密闭性进行检查,如发现破损将及时更换;③已在暂存间标志标牌上注明危险物名称、主要理化性质和危害性、污染事故防范措施等,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进行风险防范、事故应急的教育培训。(2)火灾事故风险防范措施:①已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由厂长及副厂长共同负责厂区防火安全;②定期进行安全培训,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消防安全措施;③利用本项目循环水池兼做消防水池,并在厂区配置灭火器等,满足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当地消防管理部门要求;④车间内要求严禁烟火,定期对本项目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制定防火措施、规划疏散路径并向员工进行普及,要求其掌握防火、灭火、疏散撤离等技能;⑤电气设施故障时,进行停产检修,待检修完成后开工生产;⑥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进行安全培训,组织消防演练,保证发生火灾时,能迅速采取对策,防止造成群死群伤、损失巨大的恶性后果。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