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渗滤液处理站 |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规定的浓度限值,《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表1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的水质要求 | 渗滤液处理站采用“隔栅+调节池+厌氧反应池+两级厌氧/好氧+超滤+纳滤+反渗透”的处理工艺 | 本次技改不涉及,未进行监测 | 达标 |
2 | 厂区总排口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同时满足蠡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 | 生活污水、实验室排水经厂区化粪池处理后与部分循环冷却水排水、中水处理系统排水、锅炉系统排水共同经厂区总排口排至蠡县污水处理厂 | 本次技改不涉及,未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焚烧炉烟气 |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表4 | 焚烧炉烟气经“SNCR+半干法脱酸+活性炭喷射吸附+干粉喷射系统+袋式除尘器+SCR”废气处理装置2套;烟囱为1根80m高的集束烟囱 | 经检测,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属、二噁英等均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及其修改单标准要求 | 达标 |
2 | 料仓除尘器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 | 各仓体分别设置滤芯除尘器+排气筒 | 本次技改不涉及,未监测 | 达标 |
3 | 应急活性炭除臭装置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 1 二级新扩改建和表 2 标准 | 焚烧系统垃圾池及卸料大厅和渗滤液处理站恶臭气体经活性炭除臭装置处理后通过40m高排气筒排入大气 | 本次技改不涉及,未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厂房隔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 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厂房隔声 | 经监测,该企业南厂界、西厂界、北厂界噪声监测点位昼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均达到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燃油泵房采用防油细石混凝土地面,具体做法为:40mmC20防油细石混凝土面层+2.0mm聚氨酯防油层(在墙边翻起高度≥150mm)+20mm水泥砂浆找平+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120mmC15混凝土垫层+素土夯实;同时齿轮油泵四周设有导流槽和集液池,采用环氧砂浆防腐,依次为0.2mm环氧面层胶料+5mm环氧砂浆+1mm环氧玻璃钢隔离层+0.15mm环氧打底料2道;储油罐池采用衬玻璃钢防渗层,依次为封底胶+中间胶+玻璃布+中间胶+面胶,干膜厚度不低于0.9mm,安装完成后回填干净粗砂,粒度10-30mm;卧式柴油储罐均采用沥青漆防腐;输油管道表面除锈后刷红丹漆+再刷银粉+黄色面漆+环氧煤沥青玻璃布,接口为防腐胶布 | 严格按照环评要求进行了防渗,具体做法为:燃油泵房采用防油细石混凝土地面,40mmC20防油细石混凝土面层+2.0mm聚氨酯防油层(在墙边翻起高度≥150mm)+20mm水泥砂浆找平+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120mmC15混凝土垫层+素土夯实;同时齿轮油泵四周设有导流槽和集液池,采用环氧砂浆防腐,依次为0.2mm环氧面层胶料+5mm环氧砂浆+1mm环氧玻璃钢隔离层+0.15mm环氧打底料2道;储油罐池采用衬玻璃钢防渗层,依次为封底胶+中间胶+玻璃布+中间胶+面胶,干膜厚度不低于0.9mm,安装完成后回填干净粗砂,粒度10-30mm;卧式柴油储罐均采用沥青漆防腐;输油管道表面除锈后刷红丹漆+再刷银粉+黄色面漆+环氧煤沥青玻璃布,接口为防腐胶布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技改项目不新增固体废物 | 技改项目不新增固体废物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无 | 无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A、项目将柴油罐为半地下式设置,其管道进行埋地设置,严禁设在室内或地下室内,罐体及管道均采用钢制材料。 B、油罐安装溢油在线控制仪器和火灾报警系统,配备适当的消防器材,储区严禁烟火,在明显位置张贴危险品标志。 C、储油罐相关设备上设置永久性接地装置,油品装卸时防止静电产生。防止操作人员带电作业;安装防雷装置。 D、油罐进出油管设防渗套管,埋地油罐设置防渗池,在防渗池内设观测管。并对贮油区及卸油区等地面和事故贮油池进行防渗处理。 | 与环评要求一致:A、项目将柴油罐为半地下式设置,其管道进行埋地设置,严禁设在室内或地下室内,罐体及管道均采用钢制材料。 B、油罐安装溢油在线控制仪器和火灾报警系统,配备适当的消防器材,储区严禁烟火,在明显位置张贴危险品标志。 C、储油罐相关设备上设置永久性接地装置,油品装卸时防止静电产生。防止操作人员带电作业;安装防雷装置。 D、油罐进出油管设防渗套管,埋地油罐设置防渗池,在防渗池内设观测管。并对贮油区及卸油区等地面和事故贮油池进行防渗处理。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