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三级化粪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的B级标准 | 本次扩建无生产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 未安排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脉冲除尘器+活性炭吸附 | 颗粒物、非甲烷总烃执行《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中表5标准;硫化氢、臭气浓度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标准限值 | 1#厂房投料/配料及密炼、开炼、橡胶鞋底硫化定型废气经“脉冲除尘器+活性炭吸附”设备处理后,通过排气筒(1#)排放 | 验收检测期间“脉冲除尘器”对颗粒物的平均处理效率为65.3%,颗粒物的基准排放浓度为10.26mg/m3;“活性炭吸附”设备对非甲烷总烃的平均处理效率为46.7%,非甲烷总烃的基准排放浓度为8.65mg/m3,对硫化氢的平均处理效率41.0%,硫化氢的平均排放速率为1.15×10-4kg/h;臭气排放浓度最大值为112(无量纲)。综上,配料/投料、密炼、开炼、硫化工序颗粒物、非甲烷总烃排放符合GB27632-2011《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5标准限值要求;硫化氢、臭气浓度排放符合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中标准限值要求。 | 达标 |
2 | 活性炭吸附设备 | 扩建工程新增橡胶调漆、描漆及烘干工序产生的废气有组织排放执行《工业涂装工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5/1783-2018)表1中排放要求。 | 1#厂房调漆及描漆产生的有机废气采用“活性炭吸附”设备处理后,通过一根15m高的排气筒(2#)排放 | 验收检测期间苯、二甲苯未检出,“活性炭吸附设备”对甲苯的处理效率为66.1%,对非甲烷总烃的处理效率为83.1%,对乙酸乙酯与乙酸丁酯合计的处理效率为44.4%,甲苯2日平均排放浓度为1.00mg/m3,排放速率为6.97×10-3kg/h,非甲烷总烃2日平均排放浓度为3.14mg/m3,排放速率为2.2×10-2kg/h,乙酸乙酯与乙酸丁酯合计2日平均排放浓度为5.91mg/m3,排放速率为4.14×10-2kg/h,则项目非甲烷总烃、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与乙酸丁酯合计符合《工业涂装工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5/1783-2018)表1中涉涂装工序的其他行业标准。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声、减震措施 | 扩建后项目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2类标准,南侧临近涵华东路,执行4类标准。 | 隔声、减震措施 | 扩建后项目验收监测期间,西南侧厂界噪声符合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表1中2类标准限值[昼间:60dB、夜间:50dB],南侧临涵华东路,符合4类标准限值[昼间:70dB、夜间:55dB],噪声达标排放。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中相关要求,其中采用库房、包装工具(罐、桶、包装袋等)贮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其贮存过程应满足相应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 危险废物在厂区暂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相关规定。 | 一般固废间依托原已验收工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满足相应的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新增危废间,危险废物管理符合《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部令第23号)中要求。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