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油池/化粪池 | / | 废气喷淋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外运作为周边农田等的生物肥料,不外排。 | 未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综合废气净化色素 |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7632-2011)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 碱液喷淋+除湿过滤+活性炭吸附脱附+换热式催化燃烧 | 每天3次,监测2天 | 达标 |
2 | 投料粉尘净化设施 |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7632-2011) | 布袋除尘器 | 每天3次,监测2天 | 达标 |
3 | 上光废气净化设施 |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7632-2011) | 催化燃烧 | 每天3次,监测2天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声降噪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设备选型上选用了低噪声设备,此外企业还制定了设备定期维修保养的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和更新,确保其处于正常工况,同时加强生产管理 | 监测2天,每天2次(昼夜噪声)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固废主要为废边角料、废胶、普通废包装物、有毒有害废包装物、废次品、除尘灰、废活性炭、废网版、废抹布和及生活垃圾。固废中有毒有害废包装物、废活性炭、废网版及废抹布均属于危险固废,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危废处置单位进行处理,不外排;废边角料、废胶、普通废包装物、废次品、除尘灰为一般固废,经收集后由外卖综合利用,不外排;职工生活垃圾经袋装后定点堆放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不外排。 | 根据现场调查,实际工程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废边角料、废胶、普通废包装物、有毒有害废包装物、废次品、除尘灰、废活性炭和员工生活垃圾。 厂区设1处危废间用于存放危险废物,建筑面积约12m2,基本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进行规范建设,危废种类分区分类设置,并设立危险废物警示标志,做好相应类别危废标识,由专人进行管理和记录危废台账。一般固废暂存间采取了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设计。 一般固废分类收集后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间,定期委托杭州立佳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定期处置;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企业需及时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并报送主管部门备案,以确保企业的环境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 建设单位于2023年11月编制并发布《杭州富阳龙腾鞋业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该预案于2023年11月27日在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富阳分局完成备案,备案编号为330183X-2023-026L。 《杭州富阳龙腾鞋业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根据企业情况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对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进行了评估,确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表征为:一般“一般-大气(Q0)+一般-水(Q0)”。企业设有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专业处置小组(通讯联络组、应急消防组、应急抢险组、医疗救护组、应急监测组、现场治安组、物资保障组)。 应急预案首先要求企业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具体应急机构由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专业处置小组组成,应急处置小组主要由通讯联络组、应急消防组、应急抢险组、医疗救护组、应急监测组、现场治安组、物资保障组等7个小组组成,明确了各应急小组在事故下的职责,并根据应急预案要求配备了相关的应急物资。同时,企业建立了事故隐患定期排查机制;厂区地面按照分区防渗要求进行防渗;所有危险废物均按规范和要求进行贮存和处置;厂区内建设有完整的雨水收集系统,且雨水总排口设有雨水(清下水)紧急切断装置,并在厂区西北角建有1个有效容积约为130m3的事故应急池,并建有完整的收集系统,事故状态下关闭雨水口截止阀,可通过雨水沟将事故废水排入该应急池,有效阻止事故废水向下游水环境风险受体扩散。 企业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公司定期组织环境应急实战演练,强化职工应急意识,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实战能力。 总体来说,企业现有风险防范措施基本到位。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