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冲洗沉降罐、管线 | 《大庆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设计规定》(Q/SYDQ0639-2015) | 施工期清洗废水、试压废水排入杏十二联合含油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产生的生活废水进入杏十二联合站内的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家肥。 | 杏十二联污水处理站含油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满足《大庆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设计规定》(Q/SYDQ 0639-2015)含聚污水限值要求,即“含油量≤5mg/L、悬浮固体含量≤5mg/L”标准。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备用加热炉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新建燃气锅炉标准 | 新建1.0MW采暖炉排气筒高8m | 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均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新建燃气锅炉的浓度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机泵、采暖炉等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 | 新建1.0MW真空相变炉1台,新建循环水泵2台,新建排量为470m3/h的污水泵2台,新建排量为25m3/h的收油泵2台等等。新建排量为60m3/h外输油泵2台, | 杏十二联厂界噪声昼间为46.3dB(A)-49.1dB(A),夜间为43.1dB(A)-46.6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新建储罐等需按环评要求采取工程防渗措施。 | 新建储罐重点污染防治区,铺设人工材料防渗层,防渗性能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0×10-7cm/s;站场地面属于一般污染防治区,根据规范要求,采取防渗措施,防渗性能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0×10-7cm/s。 | |
2 | 固体废弃物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合理安全处置。清理储罐产生的含油污泥、废滤料及设备运行产生的废机油属危险废物,含油污泥须统一收集后送含油污泥处理站处理,废机油、废滤料暂存危险废物暂存间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拆除的废弃储罐、管道及设备清洗后回收;建筑垃圾送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生活垃圾由物业管理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 剩余废弃管道集中回收至第四采油厂油田资产处统一处置。生活垃圾由物业公司处理,建筑垃圾送红岗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运行期未产生清淤含油污泥、废滤料和废机油,若有,含油污泥送第四采油厂杏北含油污泥处理站处理减量化处理后,委托大庆博昕晶化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处理;废机油委托大庆市喜妍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处理;废滤料委托大庆蓝星环保有限公司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固体废弃物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合理安全处置。清理储罐产生的含油污泥、废滤料及设备运行产生的废机油属危险废物,含油污泥须统一收集后送含油污泥处理站处理,废机油、废滤料暂存危险废物暂存间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拆除的废弃储罐、管道及设备清洗后回收;建筑垃圾送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生活垃圾由物业管理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 剩余废弃管道集中回收至第四采油厂油田资产处统一处置。生活垃圾由物业公司处理,建筑垃圾送红岗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运行期未产生清淤含油污泥、废滤料和废机油,若有,含油污泥送第四采油厂杏北含油污泥处理站处理减量化处理后,委托大庆博昕晶化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处理;废机油委托大庆市喜妍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处理;废滤料委托大庆蓝星环保有限公司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建立健全环保组织机构,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环保档案,加强建设期和运营期的环境管理,把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建立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加强风险管理。 | 杏十二联合站制定了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与完善的环境管理机构,逐级落实岗位责任制:站内设专职环保员一名,为HSE管理体系的第一负责人,对单位日常生产过程中的相关环境工作进行管理,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方面的各种规章制度、岗位责任、考核办法、奖惩制度等,定期检查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安全生产问题,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落实到个人,限期进行整改,并组织进行检查验收,另外每月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有效地加强了工作人员的环保安全意识。工程采取站内定时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容器、罐体、管线和阀门的泄漏、穿孔问题,避免出现大量油水泄漏等措施;从现场调查的情况及信访情况来看,本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均未发生环保违法违规事件和环保投诉事件,本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没有因管理失误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