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杏西联深度处理站 | 《大庆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设计规定》(Q/SYDQ0639-2015) | 生产废水(采油废水、作业污水)由杏西联深度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不外排。 | 含油量7.62~7.95mg/L;悬浮固体含量2~3mg/L;粒径中值1.5~1.9μm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减振隔声、选用低噪声设备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 减振隔声、选用低噪声设备 | 新建拉油点厂界噪声昼间52~55dB(A);夜间43~49dB(A);江12井场厂界噪声昼间43~44dB(A);夜间43~49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工程采取分区防渗措施,避免工程污染物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本工程井场地面属于简单防渗区,其防渗层采用一般地面硬化;作业期间的防渗措施为搭建防渗围堰及防渗布。本工程集油管线采用钢管,其防渗措施主要为:管道外防腐等级应采用加强级;管道连接方式应采用焊接;管道设计壁厚的腐蚀余量不应小于2mm后采用管道内防腐。定期对油井的套管情况进行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防止污染地下水;油井作业结束后对井场进行清理,对被油水污染的井场填土回收,防止污染物进入潜水层造成污染。地下集油管线属于重点防渗区,其防渗性能满足6.0m厚、渗透系数为1.0×10-7 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定期对管道腐蚀情况及壁厚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提高自动化水平,对管道及井口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控,当发生泄漏事故时可通过压力变化及时发现,然后采取维抢修及回收落地油和被污染的土壤等措施控制事故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一步防止污染地下水。油水井作业结束后对井场进行清理,对被油水污染的井场填土回收,防止污染物进入潜水层造成污染。 | 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进入营地防渗旱厕,施工结束清掏后已用石灰消毒后覆土平整。施工期产生的试压废水已通过罐车运至敖一联含油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注地下,符合环评提出的要求;运行期产生的废水均未外排,油田采出水在杏西联深度处理站处理后回注油层;作业污水利用专用罐车回收,进入杏西联深度处理站处理后回注油层。根据本次验收监测结果,杏西联深度处理站出水水质可以满足《大庆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设计规定》(Q/SYDQ0639-2015)中的大庆油田油藏水驱注水水质主要控制指标要求。定期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监测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报告存档,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地及其影响区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数据,各生产设施、油井套管及污染防控措施等设施的运行状况、维护记录,同时对监测结果进行信息公开。根据地下水影响预测结果,工程对环境敏感点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小,根据地下水流向,上游布设1个潜水背景监测点(三间房村水井),下游布设2个潜水跟踪监测点(汤池村水井、西地房子屯水井)。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拉运至泰来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含油污泥和落地油运至龙一联含油污泥处理站处理,危险废物转移实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废防渗布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规定要求,实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 | 施工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已拉运至泰来县生活垃圾处理场卫生填埋。本工程未产生建筑垃圾和弃土。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已妥善处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运行期产生含油污泥、落地油送至龙一联含油污泥处理站暂存,定期委托大庆圣德雷特化工有限公司进行处理。运营期作业产生的废防渗布委托大庆圣德雷特化工有限公司进行处理,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规定要求,执行了危废转移联单制。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落实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措施,搞好生态恢复和生态改善工作,做好绿化和防沙治沙工作。在运营过程中要严格落实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措施,搞好生态恢复和生态改善工作,做好绿化和防沙治沙工作。 | 已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了相应措施: (1)施工过程中保护土地资源,不打乱土层,先挖表土层(30cm左右)单独堆放,然后挖心、底土层另外堆放,复原时先填心、底土,后平覆表土,土地原貌已基本恢复; (2)施工结束后,平整作业现场,改善土壤及植被恢复条件,恢复被破坏的地表形态。对于本项目占用草地的平台,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在施工结束后进行了植被恢复,包括施工前表土剥离后的土地恢复及播撒草籽等恢复措施; (3)道路施工时,及时采取了措施,包括土壤分层开挖、分别埋放,按原土层回填(先填心土,后覆盖表土)平埋方式(不起土坝)进行,以便其尽快恢复植被; (4)工程新建道路利用现有道路就势修建,占用的草地严格控制了施工作业带宽度,施工结束后已恢复; (5)加强管理,规范施工人员行为,严禁随意践踏、碾压施工区范围之外的植被; (6)对占用的农田,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建设单位已按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运行期:(1)严格控制了油水井作业施工的占地,普通井下作业不新征临时占地,大修占地不超过50×50m; (2)油水井作业严格执行环保措施,控制污染物的外排量,保证“工完料净场地清”,作业后无落地油遗留井场; (3)井场夯实,未产生落地油,一旦产生,回收落地油时,减少土壤的剥离量; (4)加强管理,污泥回收后做无害化处理,处理后油水回收。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做好环境风险防范工作。 | 经实际调查,本项目在施工期间未发生过井喷、管道泄漏、火灾等突发环境事故。本项目在施工期均制订了比较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配备了必要的应急设施,定期进行了应急队伍培训,设置了完善的环境风险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机构。第九采油厂已于2023年6月完成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 经实际调查,本项目在运行期间未发生过原油泄漏等突发环境事故;建立跟踪监测计划,依托村屯水井作为监控井;本项目在运行期制订了比较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配备了必要的应急设施,定期进行了应急队伍培训,设置了完善的环境风险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机构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