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 | / | 宁209H67平台井站分离产生的气田水和检修废水经管道转输至宁209H51平台内已建的集液池暂存,用于区域内其他平台配置压裂液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放空立管 | / | 站场修建有放空区,站场放空天然气通过新建的15m高放空立管高空排放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2类标准 | 合理布局,并选用低噪声设备 | 等效声级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运营期页岩气通过管道密闭输送,输送环节不产生废水,仅站场开采过程会产生气田水,气田水采用重点防渗处理的集液池存放,收集存放的污废水均采用密闭罐车外运处理 | 宁209H67平台井站分离产生的气田水和检修废水经管道转输至宁209H51平台内已建的返排液池暂存,用于区域内其他平台配置压裂液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对建设期各类污染的处理,防止施工废水、扬尘、噪声、垃圾污染环境,有效控制和降低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 施工过程中,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并根据固体废物的特性采取分类处置。废料、弃渣、生活垃圾等收集定点堆放,运至城镇垃圾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废焊条和废包装材料回收利用。施工现场严格按有关规定做到了人走场清,未将固体废物随意堆放和丢弃。项目新建的平台井站产生的除砂废渣、检修废渣和清管废渣集中收集后由作业区统一交由当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理。验收调查期间,本项目站场除砂器还未进行清理,同时站场未进行检修和清管作业,因此目前站场无除砂废渣、检修废渣和清管废渣产生。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对建设期各类污染的处理,防止施工废水、扬尘、噪声、垃圾污染环境,有效控制和降低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 ,本项目在原钻井工程井场用地范围内进行建设,未新增用地;管线工程占地均为临时占地,均为新增临时占地。根据对站场周围民众走访调查,项目施工期间,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定加强了环境管理工作,工程完工后对临时占地进行了清理和恢复,并通过复耕、复植等措施后,减少了水土流失,农业植被长势良好。施工单位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破坏的农作物进行了经济补偿,在土、田坎及坡坎处修建了堡坎等加固措施。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强化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落实环保应急措施,严防各类环境风险事故发生。 | 项目管理部门设置了环境风险事故和应急管理机构,编制了相应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兴文县生态环境局进行了备案,目前预案正在进行重新修订。同时,进行了应急物资储备,落实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定期对人员进行应急演练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