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集液池 | / | 站场运营期产生的气田水和检修废水通过钻井期间修建的平台水池进行收集暂存,转水泵输往宁209H52、209H58等平台用于配置压裂液,未外排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放空立管 | / | 站场修建有放空区,站场放空天然气通过新建的15m高放空立管高空排放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2类标准 | 合理布局,并选用低噪声设备 | /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检修废渣统一收集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置,不外排;除砂器废渣集中收集后交由有处理能力且环保手续齐备的单位进行制砖等资源化利用;集液池清掏产生的含油污泥交由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处理 | 宁209H51平台及管线目前暂未进行清管作业及相应检修工作,暂未产生除砂器废渣、检修废渣、清管废渣及气田水集液池污泥。据现场踏勘,现场未发现遗留固废堆存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尽量缩窄施工作业带范围,减少表土的破坏,对开挖的土方分层堆放,施工结束后分层回填,恢复耕地原貌,对损坏的农田堡坎和配套灌溉设施进行恢复;施工初期对表土进行剥离并就近集中堆放,用于施工结束后的绿化覆土;严禁随意砍伐树木、践踏农作物和植被;林区做好防火工作;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迹地及时恢复和绿化,管道中心线两侧5m范围内不得种植深根型植物;穿越林地的管线两侧施工作业带范围内栽种根系不发达而生长性强的浅根植物 | 通过现场调查及走访,站场施工临时占地均布置在宁209H51平台现有占地范围内,同时,本次验收项目管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了施工作业带宽度,未扩大施工范围;施工初期对表土进行剥离并就近集中堆放,用于施工结束后的绿化覆土;未随意砍伐树木、践踏农作物和植被;林区做好防火工作;项目施工结束后已临时占地进行生态恢复,管道中心线两侧5m范围内未种植深根型植物;穿越林地的管线两侧施工作业带范围内栽种根系不发达而生长性强的浅根植物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按照设计和行业规范作业,采取安装避雷和防静电设施、配备可燃气体检测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管道采用三层PE防腐层加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的联合保护措施等措施;并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建设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和行业规范进行作业,安装了避雷和防静电设施,并配备了固定式和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在管道沿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管道采用三层PE防腐层加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的联合保护措施,并在穿越乡村道路处设置了明显的标识,标明了穿越管道的类型、位置以及埋设深度等相关信息等措施;建设单位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完成了备案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