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旱厕 | 无 | 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回用作农肥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放喷池 | 无 | 测试放喷和事故放喷废气经专用放喷管线引至放喷池后点火燃烧处理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设备、柴油发电机等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 对固定噪声源采取了加装基座减震、建筑隔声等措施 | 无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源头控制:及时处理钻井污染物,减少现场堆存量和贮存时间;钻井废水及时分批分次转运,避免现场大量和长时间贮存。 (2)分区防渗控制:将井区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并实施分区防渗。 (3)跟踪监测:根据评价制定的地下水跟踪监测计划实施地下水监测。 (4)应急响应:执行应急监测方案,划定应急范围,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5)钻井工程优化工艺、清洁钻井,导管段采用清水钻进,钻开井段及时采取采用套管和水泥固井防止地下水污染。设计中做好及时堵漏准备,防止钻井泥浆漏失进入地下水。 | (1)源头控制。钻井过程中落实了钻井“不落地”随钻处理工艺,各项钻井污染物得到及时处理;钻井废水及时分批分次转运,避免现场大量和长时间贮存。 (2)分区防渗。钻进过程中采取分区防渗,井口区域、泥浆储备罐区、发电机基础区、柴油罐区、放喷池、应急池和泥浆循环系统等区域为重点防渗区;井场平台区、清污分流区域一般防渗区;清水罐区和生活高位水池为简单防渗区,地面硬化处理。 (3)优化工艺、清洁钻井:钻井过程选用全井段套管保护+水泥返空固井工艺,封固套管和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有效地保护了地下水环境。 | |
2 | 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置;废钻井泥浆、钻井岩屑、沉淀罐污泥在清洁化操作场地随钻压滤处理后运至附近砖厂进行资源化利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废油经收集后由企业内部综合利用。油基岩屑经岩屑罐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理。危险废物的清运处理应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并做好台账记录。危险废物暂存场地的设置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并做好危险废物标志标识,做好危险废物暂存间地面防渗漏等措施。 | (1)井场和生活区分别设置了生活垃圾箱,生活垃圾收集后交当地环卫部门处置;废包装材料由回收站回收。 (2)废钻井泥浆、钻井岩屑、沉淀罐污泥在清洁化操作场地随钻压滤处理后外运至开州区双福页岩砖厂资源化回用。 (3)少量废油采用油桶收集,用于其他井站配置油基钻井液和本井设备维护,井场及周边无遗留。 (4)油基岩屑及失效油基泥浆为危险废物,经收集罐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区,分批分次交由危废资质单位(重庆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置;废钻井泥浆、钻井岩屑、沉淀罐污泥在清洁化操作场地随钻压滤处理后运至附近砖厂进行资源化利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废油经收集后由企业内部综合利用。油基岩屑经岩屑罐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理。危险废物的清运处理应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并做好台账记录。危险废物暂存场地的设置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并做好危险废物标志标识,做好危险废物暂存间地面防渗漏等措施。 | (1)井场和生活区分别设置了生活垃圾箱,生活垃圾收集后交当地环卫部门处置;废包装材料由回收站回收。 (2)废钻井泥浆、钻井岩屑、沉淀罐污泥在清洁化操作场地随钻压滤处理后外运至开州区双福页岩砖厂资源化回用。 (3)少量废油采用油桶收集,用于其他井站配置油基钻井液和本井设备维护,井场及周边无遗留。 (4)油基岩屑及失效油基泥浆为危险废物,经收集罐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区,分批分次交由危废资质单位(重庆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节约用地,尽量少占农耕地。钻前施工应做好表土保护工作。基础开挖前,应预先剥离表层熟土,临时单独堆放于进场北侧临时堆场内,用于后期临时用地的生态恢复用表土。表土场采取拦挡、排水、防雨布临时遮挡措施。场地周围修临时截排水沟。放喷管线出口位置修建放喷坑;钻井阶段应严格落实清洁化生产工艺,及时收集处理钻井过程中的污染物。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对不再使用的临时占地及时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做到文明施工、有序作业。尽量缩短施工期,使土壤暴露时间缩短,并快速回填。施工结束后,立即采取植被恢复措施等。 | (1)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将土石方回填,夯实,避免了弃土长时间堆放,同时尽量减少了堆放坡度;挖方及时运至井场北侧堆放场地,并压实。 (2)工程场地建设时,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未超范围施工。 (3)施工中按照设计施工,确保边坡稳定;新建公路用条石护基,并修建排水沟,路面采用碎石铺垫,防止水土流失。 (4)放喷坑周围修建有围墙与周边环境隔离。 (5)应急池已覆土回填。 (6)生活区、旱厕已拆迁,占地内进行了清理,待复垦复种。 (3)青苗补偿、生态恢复:根据验收调查,建设单位对工程租用地进行了补偿。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制定切实有效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严格按照《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和《钻井井控技术规程》SY/T 6426-2005)《含硫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SY/T5087-2003)、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安全防护距离》(AQ2018-2008)等行业相关规范和钻井设计的要求进行工程控制,从工程上、安全上防止井喷事故发生;按行业相关规范,井控放喷管、测试放喷管应配备应急点火系统,严格控制点火时间,加强点火管理,钻井进入气层前及时对居民进行临时撤离;加强和当地政府、相应部门的联动,加强工人和周边居民的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等。 | 钻井工程期间,应急池等各类污水处理设施完好无渗漏,各类污水均得到及时清运和有效处置,建设单位遵循行业规范,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组织了应急演练。钻井期间未发生环境风险事故。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