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废水处理站 | 氨氮、总氮、总磷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表1中B级标准限值;二氯甲烷执行《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4-2008)表2中标准限值;其它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限值。 | 已建设,不小于1m3/d | 监测因子:pH、氨氮、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甲醛、甲苯、二氯甲烷;监测频次:监测2天,每天3次; | 达标 |
2 | 标准厂房生化池 | 氨氮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表1中B级标准限值; 其它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限值。 | 园区已建设,本项目进行依托 | 监测因子:氨氮、悬浮物、化学需氧量、pH、五日生化需氧量;监测频次:监测2天,每天3次;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DA001 实验室废气排放口 | 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2中标准值,甲醇、硫酸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表1中标准限值,其它执行《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3-2019)表2中特别排放限值。 | 已建设 | 监测因子:颗粒物、甲醛、非甲烷总烃、甲醇、硫酸雾、氨、硫化氢、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监测频次:监测2天,每天4次;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表1中3类标准限值。 | 已建设 | 监测因子:西侧厂界,东侧厂界噪声;监测频次:监测2天,昼夜各1次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位于西北侧,设置固态危险废物暂存间和液态危险废物暂存间,面积均为4m2。危废间采取防风、防晒、防雨、防漏、防渗、防腐措施,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 位于西北侧,设置固态危险废物暂存间和液态危险废物暂存间,面积均为4m2。危废间采取防风、防晒、防雨、防漏、防渗、防腐措施,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①根据《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T 50046-2018)、《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 50212-201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以及项目特点,废水处理站基础、液态物料储存室、易制毒储存室、易制爆储存室和危废暂存间设为重点防渗区,均做防渗、防泄漏处理,液态物料储存室、易制毒储存室、易制爆储存室防渗性能要求等效黏土防渗层Mb≥6m,K≤1×10-7cm/s,危废暂存间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或至少2mm厚高密度聚乙烯膜等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 ②危险废物暂存间应具有防风、防晒、防雨、防漏、防渗、防腐措施,不应露天堆放危险废物;设置围堰,围堰高度不低于5cm;设置必要的贮存分区,避免不相容的危险废物接触、混合;贮存分区内地面、墙面裙脚、堵截泄漏的围堰、接触危险废物的隔板和墙体等应采用坚固的材料建造,表面无裂缝;贮存设施应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③液态物料储存室、易制毒储存室、易制爆储存室和危废暂存间液体物质存放区设置托盘。 ③配备应急收集容器、防毒面具、防化服灭火毯、灭火器、砂子等物质,可用作液体泄漏时吸收或灭火之用。 ④易制爆储存室存放有易燃易爆物质,其内通风系统、电控系统均采取防爆设备,避免易燃易爆物质泄漏后遇电火花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⑤液态物料储存室、易制毒储存室、易制爆储存室设置醒目的禁火标志,危废暂存间按照《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 1276—2022)设置标志标牌。 | ①废水处理站基础、液态物料储存室、易制毒储存室、易制爆储存室和危废暂存间已做防渗、防泄漏处理; ②危险废物暂存间位于室内,地面已做防漏、防渗、防腐措施,已设置5cm高的围堰;液体、固体已进行分区暂存; ③液态物料储存室、易制毒储存室、易制爆储存室和危废暂存间液体物质存放区已设置托盘。 ④已配备应急收集容器、防毒面具、防化服灭火毯、灭火器、砂子等物资; ⑤易制爆储存室内通风系统、电控系统均采取防爆设备,避免易燃易爆物质泄漏后遇电火花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⑥液态物料储存室、易制毒储存室、易制爆储存室已设置醒目的禁火标志,危废暂存间已按照《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 1276—2022)设置标志标牌。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