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处理站 | 与中法污水处理厂协议进水标准要求,其中石油类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其他指标执行《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 2008) | 1座,处理工艺为前处理(电解、芬顿、混凝)+调节+气浮+水解+UASB+好氧,其中前处理规模为50m3/d,生化处理处理规模为100m3/d | 达标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布袋除尘处理器 |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要求、《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二级标准 | 采用集气罩和集气管收集,设置1套布袋除尘处理器,处理后经1根20m高的排气筒排放(1#) | 达标 | 达标 |
2 | 水喷淋+石蜡油吸收+两级活性炭 |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要求、《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二级标准 | 提取车间内工艺设备利用设备自带集气管收集,药渣间采用房间整体密闭抽风进行收集,收集后采用1套水喷淋+石蜡油吸收+两级活性炭处理设施,最后经1根20m高的2#排气筒排放 | 达标 | 达标 |
3 | 布袋除尘器处理 |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要求、《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二级标准 | 利用设备自带集气管收集,再经1套布袋除尘器处理,其中沸腾干燥炉经自带布袋除尘器处理后与其他废气合并一起,最后由1根25m高的3#排气筒排放 | 达标 | 达标 |
4 | 低氮燃烧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658-2016)及修改单标准 | 采用1套低氮燃烧设备,处理后经1根8m高的排气筒排放(4#) | 达标 | 达标 |
5 | 活性炭吸附 |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要求,HCl和硫酸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二级标准 | 先通过放空阀连接管道对呼吸废气进行收集,再对整个埋地罐区进行二次整体收集,同时对危废间整体抽风收集,收集后合并一起进入1套活性炭吸附处理系统,处理后经1根15m高的排气筒排放(5#) | 达标 | 达标 |
6 | 水喷淋+生物滤池 |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要求,HCl和硫酸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二级标准 | 对污水处理站整体收集,设置1套水喷淋+生物滤池处理系统,处理后经1根15m高的排气筒排放(6#) | 达标 | 达标 |
7 | 水喷淋吸收+活性炭吸附 |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要求,HCl和硫酸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二级标准 | 经研发检测楼通风橱收集后,采用1套水喷淋吸收+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后经楼顶约15m排放(7#) | 达标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声、消声、减震等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 类标准 | 实际建设与环评及批复要求一致 | 达标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分区防渗,生产废水管网可视化,设置地下水监控井,开展定期监测,设置应急监控系统等 | 分区防渗,生产废水管网可视化,设置地下水监控井,开展定期监测,设置应急监控系统等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一般工业固废暂存间位于综合仓库内,面积约为50m2,药渣间设置面积为110m2,位于车间内部,符合“防风、防雨、防晒”的要求。 1座危废暂存间和5个有机溶剂回收罐,其中危废暂存间位于危险化学品库房内,面积约为80m2,采用“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措施。有机溶剂回收罐位于埋地罐区,总容积约为90m3。 厂区内设置生活垃圾收集桶,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 | 一般工业固废暂存间位于综合仓库内,面积约为50m2,药渣间设置面积为110m2,位于车间内部,符合“防风、防雨、防晒”的要求。 1座危废暂存间和5个有机溶剂回收罐,其中危废暂存间位于危险化学品库房内,面积约为80m2,采用“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措施。有机溶剂回收罐位于埋地罐区,总容积约为90m3。 厂区内设置生活垃圾收集桶,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项目源头及各生产过程的工艺管控,生产车间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 埋地罐区形成埋地储池,地下容积约为1300m3,可完全接纳泄漏物料,埋地罐区全封闭,无光亮透入。各个罐体均设置氮气保护,罐区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高低液位报警器及自动切断装置; 仓库、危废暂存间等也有液体物料储存暂存区设置收集沟和收集池,危废间液体危废暂存桶下方设置托盘; 药渣间设置集液槽及收集边沟,总容积不低于单个批次条件下单个提取罐中液体含量,约为4m3。 设置1座事故池,容积不低于为689m3,并设置雨水切换阀和截止阀,控制废水接入事故池内。 研发检测楼化学试剂严格按照实验化学品要求储存和使用,设置安全的化学试剂橱柜,分类分区暂存。 全厂设置电视监控系统,按照风评预案要求设置高压水枪、灭火器等风险应急措施。 全厂设置电视监控系统,按照风评预案要求设置高压水枪、灭火器等风险应急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和厂区风险管理。加强项目源头及各生产过程的工艺管控,生产车间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 埋地罐区形成埋地储池,地下容积约为1300m3,可完全接纳泄漏物料,埋地罐区全封闭,无光亮透入。各个罐体均设置氮气保护,罐区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高低液位报警器及自动切断装置; 仓库、危废暂存间等也有液体物料储存暂存区设置收集沟和收集池,危废间液体危废暂存桶下方设置托盘; 药渣间设置集液槽及收集边沟,总容积不低于单个批次条件下单个提取罐中液体含量,约为4m3。 设置1座事故池,容积不低于为689m3,并设置雨水切换阀和截止阀,控制废水接入事故池内。 研发检测楼化学试剂严格按照实验化学品要求储存和使用,设置安全的化学试剂橱柜,分类分区暂存。 全厂设置电视监控系统,按照风评预案要求设置高压水枪、灭火器等风险应急措施。 全厂设置电视监控系统,按照风评预案要求设置高压水枪、灭火器等风险应急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和厂区风险管理。 | 加强项目源头及各生产过程的工艺管控,生产车间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 埋地罐区形成埋地储池,地下容积约为1300m3,可完全接纳泄漏物料,埋地罐区全封闭,无光亮透入。各个罐体均设置氮气保护,罐区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高低液位报警器及自动切断装置; 仓库、危废暂存间等也有液体物料储存暂存区设置收集沟和收集池,危废间液体危废暂存桶下方设置托盘; 药渣间设置集液槽及收集边沟,总容积不低于单个批次条件下单个提取罐中液体含量,约为4m3。 设置1座事故池,容积不低于为689m3,并设置雨水切换阀和截止阀,控制废水接入事故池内。 研发检测楼化学试剂严格按照实验化学品要求储存和使用,设置安全的化学试剂橱柜,分类分区暂存。 全厂设置电视监控系统,按照风评预案要求设置高压水枪、灭火器等风险应急措施。 全厂设置电视监控系统,按照风评预案要求设置高压水枪、灭火器等风险应急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和厂区风险管理。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