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化粪池、一体化油墨废水处理设施 | / | 化粪池、一体化油墨废水处理设施 | 项目实行雨污分流,雨水排入雨水管网;油墨清洗废水经一体化油墨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依托现有化粪池预处理后定期清掏肥田,不外排。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印刷机、覆膜机、糊盒机上方设置分区集气装置,将该区域内产生的有机废气集中收集后送至二级活性炭处理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DA001排放 | 项目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执行《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1616—2022)表1中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以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厂界内厂房外非甲烷总烃排放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附录A中无组织特别排放限值 | 印刷工序产生的废气经集气罩收集至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1#排气筒 | 本次验收项目有组织废气监测结果表明:项目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满足《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1616—2022)表1中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 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表明:项目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厂界内厂房外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附录A中无组织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声、减振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 隔声、减振 | 噪声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厂界昼间噪声监测结果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2类标准。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固体废物应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认真落实各项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废弃边角料、废包装材料及不合格品分类收集后外销废品回收单位综合利用;废活性炭、废弃油墨桶等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规范设置危废暂存间,集中收集,规范存放,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严禁乱丢乱放。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处置。确保各类固废得到合理处理处置,不产生二次污染。 | 项目已按照环评和批复要求以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 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有关规定要求,设置一般固废暂存场所和危险废物暂存场所。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废边角料、不合格品、清洗废水处理沉渣、废包装桶、废印刷模板和废活性炭等。 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废边角料经收集后外售物资回收部门综合利用;清洗废水处理沉渣、废包装桶、废印刷模板、废活性炭经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交由安徽优环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进行处置。项目固体废物均得到合理妥善处置,不产生二次污染。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