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中和+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消毒 | 《生物制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1/373-2010)表2生物医药研发机构中间接排放标准限值 | 中和+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消毒 | 实验废水排放口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TA001改性活性炭 |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310005-2021)表1、表2、附录C;《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表1和表2 | TA001改性活性炭 | DA001 排气筒 | 达标 |
2 | TA002改性活性炭 |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310005-2021)表3;《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表1和表2 | TA002改性活性炭 | DA002排气筒 | 达标 |
3 | / |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310005-2021)表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1/933-2015)表3、《恶臭(异味)污染物 排放标准》(DB31/1025-2016)表4 | / | 厂界(4个点,1#~4#) | 达标 |
4 | /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1/933-2015)表3、《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 31/310005-2021)表6 | / | 厂区内(1个点,5#)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①选用低噪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从源头减少噪声的污染。 ②采用建筑隔声,合理布置位置,使高强度的噪声设备远离项目边界。 ③风冷冷水/热泵机组进排风均采用消声器,并加装一套隔声屏、隔声箱体进行隔声降噪。 ④严格控制实验场所的工作时间,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⑤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维修,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并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范。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 | ①选用低噪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从源头减少噪声的污染。 ②采用建筑隔声,合理布置位置,使高强度的噪声设备远离项目边界。 ③风冷冷水/热泵机组进排风均采用消声器,并加装一套隔声屏、隔声箱体进行隔声降噪。 ④严格控制实验场所的工作时间,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⑤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维修,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并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范。 | 四侧厂界噪声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固体废物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家、本市有关规定分类收集并妥善处置。危险废物须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含生物活性的各类废弃物在委托处置前应先灭活处理。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应切实采取有效防风、防晒、防雨、防漏、防渗、防腐等措施,避免二次污染。一般工业固废贮存过程应满足防渗漏、防 雨淋、防扬尘等要求。 | 固体废物已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家、本市有关规定分类收集并妥善处置。危险废物须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含生物活性的各类废弃物在委托处置前应先灭活处理。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已切实采取有效防风、防晒、防雨、防漏、防渗、防腐等措施,避免二次污染。一般工业固废贮存过程已满足防渗漏、防 雨淋、防扬尘等要求。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建立环境风险和生物安全防范制度, 编制应急预案并报我局备案 | 已建立健全安全环境管理制度,提高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意识,对各类突发事故做好防范措施,同时已编制应急预案并取得备案编号310115-2024-102-L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