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废水处理设施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2018)中表2三级标准 | 项目产生的后道清洗废水、制冰机排水、纯水制备尾水、灭菌锅排水、水浴锅排水进入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工艺为消毒,处理能力为1t/d),采用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后,通过DW001实验废水排放口纳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通过所在建筑生活污水总管纳入园区污水管网,最终进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 2024年6月1日、2日进行现场验收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活性炭吸附装置 | DA001排气筒排放的NMHC、氯化氢、甲醇满足《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310005-2021)表1、表2、表C.1相应标准;排放的异丙醇、酚类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表1、附录A相应标准 | 实验配液过程在试剂间的通风柜中进行,配置后的稀溶液在生物实验室和药代动力学实验室使用,生物实验室和药代动力学实验室设置万向罩。项目实验废气经通风柜及万向罩收集,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 | 2024年4月22日、23日进行现场验收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基础减振 | 厂界昼间噪声排放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功能区排放标准(夜间不运行) | 合理布局,选购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设隔振基础 | 2024年4月22日、23日,7月13日、14日进行现场验收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一般包装、废滤材等属于一般工业固废,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区,定期由合法合规企业回收、利用、处置;废化学品包装、实验室废物、实验室废液、医疗废物、废活性炭、废过滤器等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中的危险废物,其中医疗废物经高温高压灭菌后,暂存在医废暂存间内,其他危废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的设置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规定,委托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 废化学品包装、实验废物、实验废液、医疗废物、废活性炭、废过滤器为危废,其中医疗废物经高温高压灭菌后,暂存在医废暂存间内,其他危废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均已委托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定期清运处置。废一般包装、废滤材属于一般工业固废,暂存在一般工业固废暂存区内,已委托上海绿荣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定期外运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①实验室、危废暂存间、医废暂存间等均进行防渗处理;液态化学品、液态危险废物暂存均设置防漏托盘;②按照使用计划严格控制化学品的暂存量;缩短危险废物的贮存周期,及时清理危废。 | 总图布置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修订)、《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要求设计。实验室内为防泄漏的硬化地面,可有效防渗漏、防腐蚀。液态化学品原料、液态危险废物放置在防漏托盘上,实验区、危废暂存间地面均做防渗处理。上述风险单元均配套黄沙等吸附材料应急物资。按照使用计划控制化学品的暂存量,及时清理危废。化学品和危废的存放设置明显标志,由专人管理,出入库进行核查登记,并定期检查。企业已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上海市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备案(备案号:310115-2024-439-L)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