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经预处理池处理后排至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彭州市工业污水处理厂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中三级排放标准 | 生活污水:依托“彭州合力园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厂房租赁方)已建的预处理池(100m3)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生产废水:实验器皿前3次清洗废水作为危废处置交由南充嘉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3次以后清洗废水并入预处理池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 该项目企业污水排放口水质检测因子浓度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中三级排放标准。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有机废气经万向集气罩、通风橱收集+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酸碱废气先经中和处理装置)+1根15m高排气筒(DA001)引至楼顶高空排放。排气筒走向沿厂房窗外至楼顶。 | 实验室排放口有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符合《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表3中涉及有机溶剂生产和使用的其它行业排放标准,硫酸雾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氯化氢、氨排放浓度符合《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3-2019)表2中排放标准。 | 本项目实验区内共设置14台通风柜、20个万向罩,一套通风系统。实验室内所有实验均在通风橱和集气罩下进行,酸碱废气、有机废气经万向集气罩、通风橱收集+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酸碱废气先经中和处理装置)+1根15m高排气筒(DA001)引至楼顶高空排放。排气筒走向沿厂房窗外至楼顶。 | 该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硫酸雾浓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标准,非甲烷总烃浓度符合《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表5中无组织其他排放标准,氯化氢浓度符合《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3-2019)表4中排放标准。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建筑隔声、基础减振等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3类 | 建筑隔声、基础减振等措施 | 本项目所测4个点位的昼间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3类功能区排放标准。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危废暂存间:危废间液体收集桶下方设置防渗托盘,渗透系数K≤1×10-10cm/s),合成实验室、理化实验室、稳定性室、溶出室、液相室、实验室、天平间、氢化间等,防渗混凝土硬化,确保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10-7cm/s,简单防渗区:办公区(一般地面硬化)。 | 危废暂存间:危废间液体收集桶下方设置防渗托盘,渗透系数K≤1×10-10cm/s),合成实验室、理化实验室、稳定性室、溶出室、液相室、实验室、天平间等,防渗混凝土硬化,确保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10-7cm/s,简单防渗区:办公区(一般地面硬化) | |
2 | 设置危废暂存间(20.2m2),废液和固废分开存放。地面进行防渗处理,用于实验废液等危险废物暂存。设一般固废暂存间,建筑面积(5m2)。 | 设置危废暂存间(15.5m2),废液和固废分开存放。地面进行防渗处理,用于实验废液等危险废物暂存。设一般固废暂存间,建筑面积(76.8m2)。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设置危废暂存间(20.2m2),废液和固废分开存放。地面进行防渗处理,用于实验废液等危险废物暂存。设一般固废暂存间,建筑面积(5m2)。 | 设置危废暂存间(15.5m2),废液和固废分开存放。地面进行防渗处理,用于实验废液等危险废物暂存。设一般固废暂存间,建筑面积(76.8m2)。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