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化粪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 | 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与经化粪池预处理的生话污水一同由市政污水管网进入韩家村污水处理厂处理。 | 验收监测期间,废水排放口中化学需氧量、悬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排放浓度及pH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氨氮、总磷排放浓度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B级标准。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器 | 《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1#、2#生产线破胶、筛分、精磨、打包工序产生的废气经各生产线集气设施收集后,分别通过各生产线“布袋除尘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最终尾气经由1根15m高的排气筒(P1)排放。 | 验收监测期间,排气筒P1处理后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9)表1中“重点控制区”标准,排放速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要求;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标准限值。 | 达标 |
2 | 无组织控制措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车间生产过程中保持密闭,未被收集的废气于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厂界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减噪降噪设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备均置于车间内,安装减震垫;加强日常管理,厂区内降低车速,禁止鸣笛。 | 验收监测期间,东、南、西、北厂界昼间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2类标准。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除尘器回收颗粒物、钢丸、毛钢丝等金属、地面沉降颗粒物、废布袋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间,外售综合利用;废机油、废机油桶、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各类固体废物应根据特性分区、分类贮存和管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过程应满足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环境保护要求;危险废物暂存管理须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规定。按规范建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并做好存档工作。 | 设置一般固废暂存区1处,该场所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的要求; 设置危废暂存间1处,该场所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要求; 废布袋、废包装材料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区,外售综合利用;除尘器回收颗粒物、地面沉降颗粒物收集后作为产品外售,不作为固废处理;废机油、废机油桶、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已建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后续做好记录存档工作。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配备充足的环境应急物资,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科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严格依据标准规范建设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健全内部管理责任制度 | 在已编制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备案,取得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