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油池 | 不外排 | 隔油池 | 不外排,不进行监测 | 达标 |
2 | 氧化塘 | 不外排 | 氧化塘 | 不外排,不进行监测 | 达标 |
3 | 脱硫除尘废水沉淀池 | 不外排 | 脱硫除尘废水沉淀池 | 不外排,不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双碱法湿式脱硫设施 | 《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表2的相关排放限值要求 | 双碱法湿式脱硫设施 | 正常运转监测 | 达标 |
2 | 脉冲布袋除尘器 | 《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9620-2013表2中排放限值要求 | 脉冲布袋除尘器 | 正常运转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减振基础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减振基础 | 正常监测 | 达标 |
2 | 建筑物隔挡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建筑物隔挡 | 正常检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分区防渗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危废暂存间须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的要求进行防渗,防渗效果等效于厚度大于6.0米、渗透系数小1.0x10-7厘米/秒。生活废水沉淀池、脱硫除尘废水沉淀池、车辆清洗池等一般防渗区域采取防渗后的防渗效果须等效于厚度大于1.5 米、渗透系数小于1x10-7厘米/秒的黏土防渗层防渗能力。项目破碎车间、制坯车间、隧道窑车间等简单防渗区应进行硬化处理 | 据现场踏勘,项目落实分区防渗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危废暂存间涂刷防渗漆,设置防渗托盘。生活废水沉淀池、脱硫除尘废水沉淀池、车辆清洗池等一般防渗区域采取一般防渗。项目破碎车间、制坯车间、隧道窑车间等简单防渗区应进行硬化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立危废、固废管理计划和合账,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工作。废机油等危险废物须按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管理,统一暂存于危废暂存间。按照“三防”要求建设一间面积为5平方米的危废暂存间,设立明显标牌标识,地面做防渗处理;生活垃圾定期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废砖坯、煤渣、沉淀池沉渣、粉尘等固废统一收集回用于生产。项目应制定固废管理计划,建立固废管理台账,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 项目建立危废、固废管理计划和合账,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工作。废机油等危险废物须按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管理,统一暂存于危废暂存间。按照“三防”要求建设一间面积为5平方米的危废暂存间,设立明显标牌标识,地面做防渗处理;生活垃圾定期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废砖坯、煤渣、沉淀池沉渣、粉尘等固废统一收集回用于生产。项目制定固废管理计划,建立固废管理台账,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开展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落实应急设施、物资和经费;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防止非正常排放事故发生;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当依法进行处理并对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 | 项目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开展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落实应急设施、物资和经费,应急预案编号:530522-2022-061-L;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防止非正常排放事故发生;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当依法进行处理并对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