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修建防渗旱厕和施工 废水沉淀池 | 施工期废水全部回用 ,不外排;运营期无 废水产生 | 修建防渗旱厕和施工 废水沉淀池 | 由于项目运营期无废 水产生,故未对废水 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洒水降尘设施 | 执行《大气污染物综 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 浓度限值 | 洒水降尘设施 | 施工期粉尘采取洒水 降尘设施,运营期无 废气产生,故未监测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减速禁鸣标志 | 施工期执行《建筑施 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 标准》(GB12523- 2011)标准 | 减速禁鸣标志 | 运营期无噪声产生 ,故未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施工过程应合理、科学地规划,严格划定施工红线,严禁越线施工,控制占地。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应统一运送到政府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点。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定期运往项目区周边乡镇垃圾收集点处置。施工结束后应对临时占地进行恢复、拆除施工场地建筑物,清理场地内杂物,并做好沉淀池和旱厕的回填工作。 | 通过调查、了解,施工单位对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渣和弃土石方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置,禁止弃土、建渣等固废乱扔乱倒以及堵塞河流。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加强工程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占地,保护好工程区及其周围区域内的植被,除工程需要外,不得随意开挖、填埋、毁坏工程区及其周围区域原有的植被等,尽量把工程施工引起的植被破坏量减少到最小。加强防火宣传,严格控制明火使用。 (2)施工结束后,施工营地须进行平整,撒播草籽进行植被恢复;施工便道占用草地及坡耕地须进行表土回填、撒播草籽及复垦,占用荒地须进行疏松征地及撒播草籽进行植被恢复。 (3)加强对施工区作业人员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教育,禁止一切狩猎活动。 (4)施工期间加强环境保护;控制施工扰动范围,减少对河道的扰动,减少水体悬浮物含量。 (5)建设单位应及时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要求执行水土保持措施,做好工程区的植被恢复工作和水土保持措施,控制水土流失。 | 本项目临时占地会破坏地表植被,工程活动扰动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等。在项目完成后对临时占地进行迹地恢复工作,对比项目建设前的生态环境已基本恢复。 根据现场走访调查,项目施工过程中并无越界施工,未出现跨越红线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发生。西藏昌都市生态环境局和其它政府机构反映施工阶段未收到关于生态影响的投诉。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