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沉淀池、环保厕所,各类污水罐 | / | 修建了沉淀池、环保厕所,设置了各类污水罐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洒水降尘、测试放喷天然气经放喷池点火燃烧,10m放散管、水套炉燃烧废气自带排气筒 | 无组织执行《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28—2020)及《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 2377—2017),有组织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 | 采取洒水降尘、测试放喷天然气经放喷池点火燃烧,新建10米放散管,水套炉燃烧废气自带排气筒 | 场界非甲烷总烃无组织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合理布局,低噪声设备,采用柔性连接、采用软截垫层减振,放喷池三面围挡。 | 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厂界噪声执行执行《工业企业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周边敏感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 | 钻前施工加强了施工作业时间的管理,钻前工程夜间未施工。项目钻井作业采用网电,测试放喷选择在昼间进行,放喷池周围设置了三面挡墙,采取了降低钻井参数、搭建隔音板、配备减震器等措施。运营期通过合理布局,控制气流速度,减少站场工艺管线弯头、管件等降低运营期设备噪声。 | 厂界噪声、敏感点声环境质量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清污分流,排水沟,分区分级防渗,污染监测 | 采取了清污分流,设置了排水沟,采取了分区分级防渗,验收期间进行了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钻井岩屑经泥浆不落地工艺处理后交由具有相关处理类别资质的单位进行资源化利用,就近处理;废包装材料集中收集后送当地废品回收站处理;废油收集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收集桶,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 钻前期基础开挖产生的土石方,用于场内和道路平整、回填,无弃方。表土通过设置表土堆场规范堆放,用于后期临时占地复垦。钻井期水基钻井岩屑和泥浆经泥浆不落地工艺进行固液分离后,产生泥饼7096.26吨,大邑106井产生泥饼4177.3吨拉运至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四川兰丰水泥有限公司资源化利用、大邑106-1井产生泥饼2918.96吨拉运至四川兰丰水泥有限公司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由垃圾桶集中收集、定期清运,交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废包装材料由施工单位收集后交厂家回收。废油收集后综合利用。运营期大邑106井站为无人值守井站,无生活垃圾产生。凝析油与气田水一同进入污水罐,作为混合液拉运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青苗补偿,水土保持,临时占地恢复 | 项目采取了经济补偿措施,设置了双环沟,有效控制了施工期水土流失。项目钻井井场、放喷池等临时占地均已恢复。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有效组织培训及演练,确保环境安全。 | 设置了随钻不落地系统、厂界设置了双环沟、场内设置了截水沟等。气田水罐设置了围堰防止废水外溢,并作防渗处理。站场设置有放散系统、防雷设施、灭火器材、砂池、风向标、警示标志等。项目废水、固废拉运均做到了统筹安排,并建立了转运台账。建设期间编制了《大邑106井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大邑106-1井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备案。运营期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并在成都市大邑生态环境局进行了备案,备案编号510129-2021-211-L。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