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分区防渗,修建围堰等 | 分区防渗,修建围堰等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生活垃圾:井场、生活区设置垃圾箱,生活垃圾存放在垃圾箱内,定期转运到当地环卫部门制定堆放点。水基钻井固废交由习水县大成墙材有限公司用作制砖添加剂。油基岩屑、废油基泥浆由方形钢罐收集后用2.5m3岩屑管密闭转运,项目实施时由施工方与贵州中佳环保有限公司和贵阳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处置协议。废油设1座4m3的废油收集池,废机油收集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回用于油基钻井液配制。放喷池污泥放喷池生态恢复时,直接在放喷池底固化回填。 | 生活垃圾:井场、生活区设置垃圾箱,生活垃圾存放在垃圾箱内,定期转运到当地环卫部门制定堆放点。水基钻井固废交由习水县大成墙材有限公司用作制砖添加剂。油基岩屑、废油基泥浆由方形钢罐收集后用2.5m3岩屑管密闭转运,交由贵州绿昇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处置。废油设1座4m3的废油收集池,废机油收集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回用于油基钻井液配制。放喷池污泥暂未拆除,用于后期开发利用。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表土堆场表土外运利用后,就地摊铺,翻耕,利用剥离表土回填,复垦为旱地;表土堆存区四周夯实,覆彩条布处理减少表层土流失。井场西北侧设置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防止水土流失;拆除放喷池、积液池,覆土回填,建议复垦为旱地;泥浆罐区拆除基础后,覆土回填,建议复垦为旱地;生活区拆除条石、预制板、砖等,土地翻耕,建议恢复为旱地;厕所灭蝇、白灰消毒后,覆土回填,建议复垦为旱地;压裂测试结束后,测试效果好,对临时占地及时复垦或恢复,占用农田的支付损失补偿费,委托完成生态恢复工作。若确定钻井具有开采价值,井场占地除井口保留装置外,场地实施复垦复种生态恢复作业,封井作业后现场无“三废”排放、无噪声影响,完井期项目区域生态将逐渐得到恢复。 | 表土堆场表土用于边坡护坡绿化,表土堆场已复垦为旱地;井场及临时表土堆场周边修建截排水沟进行地表径流导排;井场西北侧设置阶梯式水泥网格并绿化,未发生明显水土流失;目前放喷池、积液池暂未拆除,泥浆罐基础已拆除,目前井场暂未复垦,生活区、旱厕已拆除并复垦为旱地;压裂测试效果较好,由于终端用户不足,目前该井已关井,井口装置保留,井场、积液池、放喷池、放空管用于后续开发利用,暂未恢复,其余临时占地均已进行生态恢复。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积液池等合理选址,采取防渗措施,加强管理;井场清污分流,污水池预留20%容积;防止废水外溢,设置三级防控;压裂返排液采用罐车密闭运输。运输车辆实施等级质量,并纳入GPS监控平台,做好转运台账,严禁超载,避开暴雨等路况较差的时节转运;井眼通过地质勘探合理选址,降低井下环空压耗,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等措施;油罐区设置围堰;按照危险物品贮存场地相关要求设置标识牌;钻前加强对周边1km居民的教育培训,在泄漏点周边设置监测仪;气窜发生时及时采取井下堵漏措施,通过井口放喷管放喷燃烧泄压;企业自身建立并完善应急响应机制的前提下,与地方进一步强化应急联动,应急联动具有可行性。开展项目周边人居调查工作,结合项目周边人员分布情况,落实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联络人,确保有效组织环境风险事故下的应急撤离。 | 本项目钻井期间应设置了井控、防火、防爆安全及硫化氢安全防护等措施;加强了油罐、储酸罐的管理及安全检查,油罐周边设置了围栏和警示标识,油罐基础设置围堰、导油沟和集油池,施工期间未发生突发环境风险事件。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