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三级化粪池 |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 | 已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设 |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和桂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范围,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由市政污水管网,引至和桂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深化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达标后排入西南涌。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二级活性炭吸附”治理设施 | 非甲烷总烃排放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中表4规定的排放限值,臭气浓度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 已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工程单位进行建设 | 已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监测 | 达标 |
2 | 车间通风系统 | 非甲烷总烃、甲苯排放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9企业边界浓度限值,臭气浓度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新扩改建二级标准,颗粒物排放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颗粒物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非甲烷总烃(厂区内厂房外)排放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DB44/2367-2022) | 已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设 | 已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音防噪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 已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设 | 已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 项目共有员工18人,均不在厂内食宿,年工作300天。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0.5t/a,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 已落实 |
2 | 一般固废,暂存于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区,收集后交由专业回收单位处置。 | 项目边角料及次品产生量约为7t/a,经破碎后回用到混料工序。废边角料及废次品产生量约为3.5t/a,金属废边角料、沉降的金属粉尘产生量约为0.5t/a,暂存于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区,收集后交由专业回收单位处置。 | 已落实 |
3 | 危险废物,暂存于危险废物贮存间,定期交由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 项目废切削油产生量约为0.03t/a,废抹布及废切削油桶产生量约为0.01t/a,废活性炭产生量约为5.2728t/a,暂存于危险废物贮存间,定期交由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原材料和产品均不属于其中所列的有毒、易燃危险化学品,故本项目不构成重大危险源。项目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主要为不注意用电安全引起的短路,进而引发火灾。 | 1、严格按照消防及安监部门的要求,做好防范措施;2、项目原料和产品贮存区应设禁止明火等的提示;3、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 | 已落实 |
2 | 项目的废气治理系统(“二级活性炭吸附”治理设施)失效,如发生突然停电或设备损坏等,或未开启废气处理设施便开始工作将会造成废气出现事故排放,各废气污染物将对周边环境空气和周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 1、加强管理,生产过程规范化操作并及时检查维修异常生产设备;2、生产过程中定期对废气处理设施做好检修工作。 | 已落实 |
3 | 当项目发生火灾事故时,在火灾、爆炸的灭火过程中,消防喷水、泡沫喷淋等均会产生废水,以上消防废液含有大量的石油类,若直接经过市政雨水或污水管网进入纳污水体或市政污水处理厂,含高浓度的消防排水势必对水体造成不利的影响,进入污水厂则可能因冲击负荷过大,造成污水厂处理设施的停运,导致严重污染环境的后果。 | 发生火灾事故时,在事故发生位置四周用装满沙土的袋子围成围堰拦截消防废液,并在厂内采取导流方式将消防废液、泡沫等统一收集,集中处理,消除隐患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