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三级化粪池 |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 | 已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设 |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里水大石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范围,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由市政污水管网引至里水大石污水处理厂深化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达标后排入里水河。 | 达标 |
2 | “混凝沉淀+气浮+MBR好氧处理”废水治理设施 |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B级标准的较严值 | 已委托环境工程单位进行建设 | 已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15米高排气筒 | 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 已委托环境工程单位进行建设 | 已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监测 | 达标 |
2 | 车间通风系统 | 厂界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硫酸雾排放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臭气浓度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 1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新扩改建二级标准 | 已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设 | 已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音防噪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表1中2类标准要求 | 已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设 | 已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一般固体废物暂存于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区,收集后交由专业回收单位处置 | 项目包装废料产生量约为1t/a,废原料渣产生量约为204t/a,不合格品及抽检样品产生量约为0.15t/a,暂存于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区,收集后交由专业回收单位处置。项目废水处理污泥产生量约为12.4443t/a,暂存于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区,收集后交由相关单位处置 | 已落实 |
2 | 危险废物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收集后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单位运走处理 | 项目废试剂瓶产生量约为0.0002t/a,检验废液产生量约为1.8002t/a,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收集后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单位运走处理 | 已落实 |
3 |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本项目生产及储存过程中,原材料和产品均不属于其中所列的有毒、易燃、爆炸性危险化学品,故本项目不构成重大危险源。项目主要的风险源为废气处理设施运行故障,导致大量未处理达标的废气直接排入大气环境中,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故引发火灾事故时,燃烧建筑墙体、原辅材料及设备燃烧爆炸等产生挥发产生有机废气(主要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而造成的次生环境污染等;或因生产废水管道、废水治理设施管道等泄漏导致的水体污染等。 | 1、严格按照相关管理部门的要求,做好防范措施。 2、加强员工的安全防火教育,提高安全防范风险的意识。 3、加强管理,生产过程规范化操作并及时检查维修异常生产设备。 4、发生火灾事故时,在事故发生位置四周用装满沙土的袋子围成围堰拦截消防废液,并在厂内采取导流方式将消防废液、泡沫等统一收集,集中处理,消除隐患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5、生产过程中定期对废气处理设施做好检修工作。 6、车间地面必须作水泥硬底化防渗处理。 7、项目原料和产品贮存区应设禁止明火等的提示。 8、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