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施工期沉淀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 施工期建设,竣工后已拆除 | 无需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篷布遮盖、洒水降尘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施工期对原料篷布遮盖,施工区域洒水降尘 | 无需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机械设备定期保养维护,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夜间不施工,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减速慢行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 机械设备定期保养维护,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夜间不施工,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减速慢行 | 无需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施工期加强土石方的全工程调运工作,挖方临时堆放,在护岸基础修好后作为堤身填筑材料回填,多余弃土方运至市政制定弃渣场堆放。少量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对钢筋、编织袋等可以回收的回收利用,对废弃混凝土等渣土作为堤身填料。 对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同申扎县乡镇现状生活垃圾一并运至申扎县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禁止随意丢弃。 | 施工期加强土石方的全工程调运工作,挖方临时堆放,在护岸基础修好后作为堤身填筑材料回填,多余弃土方运至市政制定弃渣场堆放。少量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对钢筋、编织袋等可以回收的回收利用,对废弃混凝土等渣土作为堤身填料。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扰动范围,禁止随意挖沙、采石,禁止车辆随意开辟便道和下道行驶。 (2)工程临时施工场地区域均为河滩地,在防洪堤修建好后会对区域进行利用。因此,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的临时建筑进行拆除,拆除建筑后对地表进行松土,并撒播披碱草草籽进行生态恢复。 (3)工程开挖的产生的土石方应及时回填、压实,施工过程中对开挖土石方用篷布进行遮盖,避免雨天挖、填方作业,通过以上措施以减轻水土流失。 (4)所有建筑材料必须到指定的料场购买或者开采,对自采的填土料场取料时控制好开挖边坡高度,杜绝大的开挖面,施工结束后对填土料场进行平整、避免形成大的采坑影响河道行洪。 (5)在防洪堤基础高于水面0.5m的时候对围堰进行拆除,拆除围堰产生的弃渣用于堤身填筑,禁止把堤身拆除产生的泥渣弃入河道或者不对围堰进行拆除而保留在河道中。围堰拆除后对围堰沿线河底进行平整,与原河道基本保持一致的平整度。 (6)施工期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进入周边山林捕杀野生动物、砍伐植物。 | 项目施工过程中控制施工范围,未随意挖沙、采石,车辆未随意开辟便道和下道行驶;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的临时建筑进行拆除,并撒播披碱草草籽进行生态恢复;工程开挖的产生的土石方及时回填、压实,施工过程中对开挖土石方用篷布进行遮盖。施工期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