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施工废水处理 | / | 项目施工期废水包括生活污水、设备冲洗废水及混凝土养护废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依托附近村庄现有设施处理;设备冲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施工区泼洒抑尘;混凝土养护废水自然蒸发。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施工扬尘 | 施工扬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 项目施工期采取车辆采用帆布覆盖;合理安排运输路线,禁止超载,并盖篷布;材料堆放在下风向处;施工场地应定期洒水,防止浮尘产生;及时清运废物,严禁洒落;使用符合标准的油料或清洁能源,使其排放的废气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减少尾气产生量。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降噪措施 | 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限值 | 项目施工期噪声来源主要来自建设过程中施工机械和施工建筑材料的运输车辆等。施工期间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从源头控制噪声污染;利用距离衰减措施,设备分散布置使用,固定的机械设备应尽量入棚操作;做好施工机械和车辆的调度和疏导工作,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 | /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做好固体废物处置工作。按照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置原则,落实各类固体废物收集、处置措施。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依托附近村庄现有设施,弃土方用于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平整,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至政府指定地点统一处理,沉淀池沉渣用于堤身填筑。 | 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弃土方、建筑垃圾、沉淀池沉渣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弃土方用于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平整;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至政府指定地点统一处理;沉淀池沉渣用于堤身填筑;施工期生活垃圾依托租住村庄现有设施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施工场地临时压占改变土地原来使用功能、改变局部地貌等,使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在保证顺利施工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缩小施工作业范围,以减少临时占地影响。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场地,恢复原有地貌,运营期恢复原有的地形地貌景观、恢复原土地利用现状,恢复植被覆盖度及周边生态环境。 | 施工结束后对临时设施予以拆除,统一采取平整土地措施,分层回填剥离的表土,人工恢复施工便道及施工临时占地的植被覆盖,使其恢复生态功能。在采取工程措施的同时,优选建设工期,强化施工期的管理、监理、监督体制,有效地防治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最大限度恢复原有土地使用功能,降低工程占地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影响。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