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废水收集池 | / | 废水收集池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布袋除尘器、旋风+布袋除尘器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 | 布袋除尘器、活性炭纤维布袋除尘器 | 有组织废气排放验收监测结果表明:验收监测期间,骨料加热、筛分、沥青贮存排气筒1#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5.0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19kg/h,二氧化硫最大排放浓度为1.5mg/m3(以检出限一半表征)、最大排放速率为0.06kg/h,氮氧化物最大排放浓度为1.5mg/m3(以检出限一半表征)、最大排放速率为0.06kg/h,苯并[a]芘最大排放浓度为6×10-5mg/m3(以检出限一半表征)、最大排放速率为2.3×10-6 kg/h,非甲烷总烃最大排放浓度为4.47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17kg/h,沥青烟最大排放浓度为4.5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17kg/h;搅拌站排气筒2#苯并[a]芘最大排放浓度为6×10-5mg/m3(以检出限一半表征)、最大排放速率为3×10-6 kg/h,非甲烷总烃最大排放浓度为4.36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21kg/h,沥青烟最大排放浓度为3.6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17kg/h;圆锥磨排气筒3#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8.3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02kg/h;反击破排气筒4#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8.8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10kg/h;1#振动筛排气筒5#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7.0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02kg/h;2#振动筛排气筒6#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9.3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03kg/h;3#振动筛排气筒7#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8.8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03kg/h。导热油炉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2.9mg/m3,二氧化硫最大排放浓度为1.5mg/m3(以检出限一半表征),氮氧化物最大排放浓度为58mg/m3。厂界无组织颗粒物最大浓度(监控点与参照点差值)为0.089mg/m3,苯并[a]芘最大浓度为4.5×10-4μg/m3(按检出限一半表征),非甲烷总烃最大浓度为1.38mg/m3;沥青罐区外最大浓度为1.38mg/m3,搅拌器外最大浓度为1.34mg/m3。本项目沥青罐密闭、输送系统密闭,因此生产设备无明显无组织排放。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备底座固定,加装橡胶减振垫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隔声,距离衰减等措施 | 北侧厂界昼间噪声最大值为55dB(A),夜间监测结果为夜间噪声最大值为42dB(A),其余厂界昼间噪声最大值为51dB(A),夜间监测结果为夜间噪声最大值为41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采取分区防渗,地面和墙脚采用2mm厚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及混凝土进行防渗,渗透系数≤1×10-10cm/s;防渗罐池内和搅拌站生产装置区地面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及混凝土进行防渗,渗透系数≤1×10-7cm/s | 危废贮存库地面和墙脚、搅拌站生产装置区地面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混凝土进行防渗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危废暂存间储存装置周围设置围堰,柴油罐设置防渗罐池并配备一个30m3应急储罐,生产装置区配备灭火器等消防物资;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危废贮存库储存装置周围设置围堰,生产装置区配备灭火器等消防物资;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在当地环保局备案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