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生产废水处理站(AAO+MBR工艺)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表1中工艺与产品用水限值(下表简称“A标准”)要求后,回用于烟气净化系统工艺补水、炉渣冷却补水。 | 生产废水处理站位于主厂房东北侧,采用AAO+MBR工艺,设计处理规模25m3/d。 | 生产废水处理设备出水口污染物排放浓度均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表1中工艺与产品用水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烟气净化系统 | 《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39707-2020) | 本工程焚烧烟气采用“余热锅炉及其高温段SNCR脱硝+急冷塔+喷雾干燥塔(半干法脱酸)+消石灰喷射(干法脱酸)+活性炭喷射吸附+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净化工艺。烟气净化系统包括:余热利用装置、脱硝装置、急冷塔、脱酸塔、活性炭和消石灰喷射系统、布袋除尘系统等,并配有自动控制在线检测装置及活性炭、消石灰喷射量的计量装置,净化后的烟气经35m排气筒排至大气。 | 焚烧系统废气排放口的各检测指标均符合《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39707-2020)表4焚烧设施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 达标 |
2 | 高温蒸汽消毒系统 | 《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39707-202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高温蒸汽消毒抽真空废气、高温蒸汽消毒出料废气采用集气罩收集+高效过滤+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经高15m、内径0.36m排气筒排放 | 高温蒸汽消毒系统上料、出料排气筒排放的氨排放速率,硫化氢排放速率,臭气浓度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颗粒物、非甲烷总烃浓度符合《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39707-2020) 表3消毒处理设施排放标准废气污染物浓度限值要求 | 达标 |
3 | 破碎处理系统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 破碎废气采用集气罩收集+高效过滤+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经高15m、内径0.36m排气筒排放 | 高温蒸汽消毒系统破碎废气排气筒排放的氨排放速率,硫化氢排放速率,臭气浓度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中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颗粒物、非甲烷总烃浓度符合《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39707-2020)中表3消毒处理设施排放标准废气污染物浓度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基础减振,厂房隔声,消声器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1)生产区与办公区分区,并留设一定间距的绿化带; (2)在一次、二次风机的进口、点火燃烧器和辅助燃烧器风机的进口均安装消声器,其他设备上加装消声、隔声装置; (3)冷冻机、泵类、风机等加装减震垫; (4)泵机进口接管采用柔性连接,管道支架做弹性支撑等; (5)传播途径采取隔绝和吸收措施,高噪设备安置于室内。 | 连续2天昼间监测最大值为54dB,夜间监测最大值为47dB,达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2类标准限值(昼间≤60dB、夜间≤50dB)的要求,项目厂界噪声达标排放。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四)落实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分区防渗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危险废物贮存间、医疗废物暂存库、周转箱消毒及洗车间、生产废水处理站、事故池、初期雨水池等按重点防渗区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等按一般防渗区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委托有关单位开展施工期的环境监理,并严格遵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施工全过程应留有监理记录、图片、录音、录像等资料以确保防渗施工全过程均符合规范。项目设置5个监控井并定期监测,下游监控井污染物出现上浮情况时,建设单位应及时排查原因。 | 本项目重点防渗区包括危险废物贮存间、医疗废物暂存库、周转箱消毒及洗车间、生产废水处理站、事故池、初期雨水池等均采用混凝土结构层+防渗层,其中防渗层采用600g/m长丝无纺土工布+20mmHDPE土工膜(渗透系数小于1.0×10-10cm/s)+600g/m长丝无纺土工布+50厚C15素砼等; 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一体化箱体设备; 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委托云南大彻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过程进行监理记录、图片、影响资料等,具体详见附件10施工环境监测总结。在厂区周边设置5个地下水监测井,用于定期监测观测污染物变化情况。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分类处置。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泥、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统一收集后,定期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焚烧炉渣飞灰固化物经检测满足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要求后转运至景洪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将来若填埋场关闭不能接纳该项目固废,其它处置方式需按现行的环境管理要求确认是否纳入环评管理;高温蒸汽消毒后残渣送至景洪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废水处理站污泥经本项目焚烧炉焚烧;软水制备系统产生的废离子交换树脂由厂家回收;检测不能满足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要求的焚烧炉渣及飞灰固化物、除尘器废滤袋、高温蒸汽消毒废气净化系统产生的废滤芯及废活性炭、机修废油、化验室危废等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在厂内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定期清运处置,并做好台账管理。 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贮存等须满足《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HJ421-2008)、《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GB19217-2003)、《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西双版纳州医疗集中处置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 | 项目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泥、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统一收集后,运至项目北侧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焚烧炉渣飞灰经检测满足相关要求进入景洪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高温蒸汽消毒后残渣送至项目北侧临近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生产废水处理设备污泥经项目焚烧炉焚烧处理;软水制备系统产生的废离子交换树脂交由厂家回收;检测不能满足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要求的焚烧炉渣及飞灰固化物、除尘器废滤袋、高温蒸汽消毒废气净化系统产生的废滤芯及废活性炭、机修废油、化验室危废等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在厂内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清运处置,并进行台账记录管理。 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贮存均满足《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HJ421-2008)、《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GB19217-2003)、《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西双版纳州医疗集中处置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危废暂存间均已按要求设置了标识标牌。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无 | 无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建成后,全厂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类型包括:柴油泄漏,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废气事故排放;废水事故下渗进入地下水;医疗废物运输及暂存有害病菌扩散影响人群健康等。你单位要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制定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并报州生态环境局景洪分局备案。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柴油箱周边规范设置围堰,项目区设1座事故池,用于收集事故情况下的废液,认真执行危险废物处置规范加强医疗废物收集.运输、贮存监管,合理安排运输路线,防止事故对途经区域造成污染影响,确保转运安全,限制运输车辆车速,车辆应安装GPS系统,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运输医疗废物。加强对废气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定期进行保养维护,避免各类污染事故发生。 | 西双版纳州金盛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已编制完成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并取得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备案号:532801-2024-037-。柴油箱周边设置围堰,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项目区设置地埋式事故应急池2个,总容积为666m3。医疗废物收集运输过程限制运输车辆车速,安装GPS系统,选定运输路线远离村庄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废气、废水处理设施专人负责定期巡查,保养维护,降低污染事故发生。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