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三级沉淀池(20m3),配套建设1个20m3的清水池沉淀后回用于洗车、处理能力20m3/d砂石分离机及2个20m3浆水储罐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化粪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三级标准 | 三级沉淀池(20m3),配套建设1个20m3的清水池沉淀后回用于洗车、处理能力20m3/d砂石分离机及2个20m3浆水储罐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化粪池 | 由监测结果可知,验收监测期间,项目正常运行,项目废水总排放口pH值为7.3-7.4,化学需氧量最大浓度为236mg/L,五日生化需氧量最大浓度为71.3mg/L,悬浮物最大浓度为136mg/L,氨氮最大浓度为31.6mg/L,动植物油类最大浓度为0.67mg/L,各污染物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限值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的B等级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车辆运输道路扬尘采取场地全部硬化,洒水抑尘、加强厂区绿化、控制车速、运输期间对物料加盖篷布密闭运输的方式减少扬尘;骨料堆场扬尘采取外购湿法生产的骨料、库房采用封闭式库房,原料装卸均在库房内进行,并在原料仓库顶部设置喷雾系统抑尘;筒仓进料口卸料粉尘采用在车辆出料口、筒仓进料口处安装自动衔接输料口,粉料运输车每次放料结束后,再关闭输料口阀门的方式减少扬尘;物料输送储存粉尘采取骨料水喷淋抑尘,使骨料表面含水量较高,封闭式廊道输送、筒仓仓底进料,使用螺旋输送机输送至计量系统,全程密闭,每个筒仓顶部设1台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的颗粒物于封闭搅拌楼内无组织排放;采取物料混合搅拌粉尘物料输送全密闭,设足够风机风量形成负压收集粉料、骨料在投入搅拌仓及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每台搅拌机设1台除尘器,处理后颗粒物无组织排放。 |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表3 | 车辆运输道路扬尘采取场地全部硬化,洒水抑尘、加强厂区绿化、控制车速、运输期间对物料加盖篷布密闭运输的方式减少扬尘;骨料堆场扬尘采取外购湿法生产的骨料、库房采用封闭式库房,原料装卸均在库房内进行,并在原料仓库顶部设置喷雾系统抑尘;筒仓进料口卸料粉尘采用在车辆出料口、筒仓进料口处安装自动衔接输料口,粉料运输车每次放料结束后,再关闭输料口阀门的方式减少扬尘;物料输送储存粉尘采取骨料水喷淋抑尘,使骨料表面含水量较高,封闭式廊道输送、筒仓仓底进料,使用螺旋输送机输送至计量系统,全程密闭,每个筒仓顶部设1台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的颗粒物于封闭搅拌楼内无组织排放;采取物料混合搅拌粉尘物料输送全密闭,设足够风机风量形成负压收集粉料、骨料在投入搅拌仓及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每台搅拌机设1台除尘器,处理后颗粒物无组织排放。 | 由监测结果可知,验收监测期间,项目厂界无组织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240μg/m³,下风向与上风向最大浓度差值为109μg/m³,满足环评及批复要求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表3中相关标准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低噪声设备、生产车间密闭隔声、设备安装过程采用减振垫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2类、4类 | 低噪声设备、生产车间密闭隔声、设备安装过程采用减振垫 | 由监测结果可知,验收监测期间,项目东、西、北侧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要求,南侧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4类标准限值要求,环境敏感点曾家湾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置原则,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类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实现零排放。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各类一般工业固废应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制定指南(试行)》(生态环境部公告2021年第82号)的规定储存和处置并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合账。加强危险废物的收集和管理,项目产生各类危险废物须分类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并定期委托有该危废处理资质的企业进行合法处置。各类危险废物的收集和贮存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规定,不得超期贮存。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在实施转移前向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报批转移手续,严禁随意转移、随意倾倒、直接排放 | 项目严格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对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实施分类收集处理。一般固废返回生产线重新生产,不外排;危废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后定期交由武汉环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危废经营许可证编号:DXH-42-01-12-003)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确保事故情况下各类事故得到有效处理,各类污染物不排入外环境。制定企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报属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完善环境风险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杜绝污染事故发生;加强职工培训,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防范预案演练,提高对突发环境事故的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 | 项目已严格执行《报告表》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已完善环境风险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已加强职工培训,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防范预案演练,提高对突发环境事故的处置能力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