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加碱沉淀+板框压滤+离子交换树脂除重废水预处理系统、车间树脂除重预处理系统 | 《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 | 加碱沉淀+板框压滤+离子交换树脂除重废水预处理系统、车间树脂除重预处理系统 | 监测期间项目正常生产,且实际生产产量未超过环评阶段设计产能,环保设施运行正常。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2套风机收集→水喷淋吸收塔→20m排气筒、3套风机收集→碱液喷淋吸收塔→20m排气筒、2套风机收集→碱液喷淋吸收塔→活性炭吸附→20m排气筒、1套风机收集→稀硫酸喷淋吸收塔→20m排气筒、风机收集→旋风除尘→水喷淋吸收塔→35m排气筒。 | 《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 | 2套风机收集→水喷淋吸收塔→20m排气筒、3套风机收集→碱液喷淋吸收塔→20m排气筒、2套风机收集→碱液喷淋吸收塔→活性炭吸附→20m排气筒、1套风机收集→稀硫酸喷淋吸收塔→20m排气筒、风机收集→旋风除尘→水喷淋吸收塔→35m排气筒。 | 监测期间项目正常生产,且实际生产产量未超过环评阶段设计产能,环保设施运行正常。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消声器、钢砼隔振基础、柔性接头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消声器、钢砼隔振基础、柔性接头 | 监测期间项目正常生产,且实际生产产量未超过环评阶段设计产能,环保设施运行正常。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环评文件要求:(1)源头控制,加强生产和设备运行管理,提高安全意识,从原料产品储存、生产、运输、污染处理设施等全过程控制废水泄漏;建立经常性的检修制度,定期检查污染源项地下水保护设施。 (2)分区防渗, 氢氧化镍钴(MHP)生产车间、电积钴生产车间为重点防渗区,渗透系数≤1×10-10cm/s;其他区域为简单防渗区。 (3)设4个跟踪监测井,分别位于1#地块西北角、1#地块东南角、2#地块东南角、3#地块东南角。2、环评批复要求:建设单位应做好分区防渗,加强生产和设备运行管理,提高安全意识,从原料产品储存、生产、运输、污染处理设施等全过程控制废水泄漏;建立经常性的检修制度,定期检查污染源项地下水保护设施,以便及时发现地上、地下污水的跑、冒、滴、漏,及时消除污染隐患,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现有污染物泄漏或渗漏,采取清理污染物和修补漏洞(缝)等补救措施。厂区设4个跟踪监测井,地下水监控井需按照《地下水监控井建设规范》(DZ/T0270-2014)要求进行设计、施工等,按监测计划开展地下水监测。 | 1、环评文件要求落实情况:(1)企业定期开展生产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原料产品储存、生产、运输、污染处理设施等全过程控制废水泄漏;定期检修,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地下水例行检测,最近一次例行检测为6月份,详见附件8。 (2)项目进行分区防渗, 氢氧化镍钴(MHP)生产车间、电积钴生产车间(X12、X13、X14、X23车间)为重点防渗区,渗透系数≤1×10-10cm/s;其他区域为简单防渗区。 (3)企业设置4个跟踪监测井,分别位于1#地块西北角、1#地块东南角、2#地块东南角、3#地块东南角(4个地下水监控井已于2024年3月完成验收,验收报告为《广西中伟新能源项目一期二阶段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报告》,验收意见详见附件4)。2、环评批复要求落实情况:企业定期开展生产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原料产品储存、生产、运输、污染处理设施等全过程控制废水泄漏;定期检修,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地下水例行检测,最近一次例行检测为6月份,详见附件8。项目进行分区防渗, 氢氧化镍钴(MHP)生产车间、电积钴生产车间(X12、X13、X14、X23车间)为重点防渗区,渗透系数≤1×10-10cm/s;其他区域为简单防渗区。企业设置4个跟踪监测井,分别位于1#地块西北角、1#地块东南角、2#地块东南角、3#地块东南角(4个地下水监控井已于2024年3月完成验收,验收报告为《广西中伟新能源项目一期二阶段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报告》,验收意见详见附件4)。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运营期项目新增的危废主要为氢氧化镍钴(MHP)生产线除油产生的废活性炭、氧化钻处置线电积钻工序除油产生的废活性炭和机械设备保养、维护产生的废润滑油,以及生活垃圾;氧化除铁渣、沉镍镁滤渣产生后直接作为一体化项目吹炼炉的镍原料回用,不在厂区内贮存,不按固废进行管理;MVR结晶盐作为副产品外售,不按固废进行管理。废活性炭、废润滑油采用密闭塑料容器收集,暂存于厂区内现有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已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建设,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收集处置。 | 氢氧化镍钴(MHP)生产线产生的废活性炭和电积钴工序产生的废活性炭返回吹炼炉内不出厂区,不按固废进行管理;废润滑油(危废代码900-214-08)采用密闭塑料容器密闭收集,暂存危废暂存间临时储存,委托广西源之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定期上门清运处置;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上门清理。氧化除铁渣、沉镍镁滤渣产生后直接作为一体化项目吹炼炉的镍原料回用,不按固废进行管理。MVR结晶盐作为副产品外售,不按固废进行管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包括粗制氢氧化钴、21%氨水、硫酸、MHP、二氧化硫、煤油、锰粉、硫酸钴、硼酸、硫酸镍等。项目主要采取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包括:设置 DCS 控制系统、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工艺装置的风险防范设施,车间内四周设置地沟及回收坑、槽罐四周设置地沟、车间外储罐设置围堰、二氧化硫罐区设围堰;设置三级防控体系;厂区进行分区防渗;编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体现分级响应、区域联动,与园区及地方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明确分级响应程序。 | 项目依托企业原有的DCS 控制系统、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工艺装置的风险防范设施;车间内已在四周设置地沟及回收坑、槽罐四周设置地沟、车间外储罐设置围堰、二氧化硫罐区设围堰;项目依托厂区现有的三极防控体系;项目X12、X13、X14、X23车间为重点防渗区;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修编完成,于2024年7月28日发布,备案工作正在进行中,报告已体现分级响应、区域联动,与园区及地方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明确分级响应程序。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