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①站内噪声源设备如主变选型时满足提出噪声水平限值要求,例如500kV主变1m处声压级不大于75dB(A),60Mvar电抗器1m处声压级不大于70dB(A); ②采用防火防爆墙等辅助设施进行隔声;变电站北侧围墙(长约170m)和南侧围墙(长约210m)局部加高至5m。 | 武南500kV变电站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武南500kV变电站周围敏感目标处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 ①经查阅设计资料,本期增容的主变选用中国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生产的ODFS-334000/500型的低噪声主变设备,主变2m处声压级为67.8dB(A),推算可得满足环评文件对主变噪声的限值要求,详见附件9;新建的电抗器分别选用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BKS-60000/37型的低噪声电抗设备(1m处声压级为68.4dB(A),铭牌见图3.1-5)和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生产的BKSJ-60000/35型的低噪声电抗设备(0.3m处声压级为67.0dB(A)),推算可得满足环评文件对电抗器噪声的限值要求,详见附件9; ②本期在主变压器每相变压器间及低压电抗器间新建防火防爆墙,具有一定隔声作用,以降低主变压器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变电站北侧围墙和南侧围墙未进行局部加高,部分围墙加装隔声屏障,南侧与北侧隔声屏障起始点与设计阶段围墙加高段起始点相同,经进一步核实,北侧隔声屏障的长153.6m,南侧隔声屏障的长187.8m,高度均为4.85m(含基座,有效高度3m,声屏障下沿距地面1.85m),隔声屏障外层为金属板,内层填充吸音棉,隔声量为15dB(A);主变设置在站址中侧,远离了周围的声环境保护目标, | 武南500kV变电站厂界测点处昼间噪声监测值为45dB(A)~55dB(A),夜间噪声监测值为43dB(A)~45dB(A),厂界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昼间60dB(A),夜间50dB(A))标准要求。 武南500kV变电站周围声环境保护目标处昼间噪声监测值为43dB(A)~55dB(A),夜间噪声监测值为41dB(A)~45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昼间60dB(A),夜间50dB(A))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施工前,对站内临时占地表土进行剥离;施工结束后,对站内临时占地进行表土回填,恢复植被。 | 已落实。 根据现场调查,施工单位在施工结束后对站址内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植被恢复。本项目在站外新增临时施工营地,施工单位已进行恢复。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本期增容扩建工程主变压器、低压电抗器等含油设备下均设计事故油坑,与事故油池相连(500kV主变事故油池容积约95m3,500kV主变低压侧电抗器事故油池容积约15m3),并采取防渗防漏设计。事故情况下废油存储在事故油池中,并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单位回收利用,不对外排放。 | 本期增容扩建工程主变压器、低压电抗器等含油设备下均设计事故油坑,与事故油池相连。若发生事故时,油坑内的油污水经排油管道排入事故油池内,经油水分离装置处理后,事故油回收利用,含油废水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不外排。本期拆除前期500kV主变事故油池1座,新建500kV主变事故油池1座(有效容积约80m3),较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要求的容积减少15m3,500kV主变低压侧电抗器事故油池1座(有效容积约20m3),较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要求的容积增加5m3。本期增容扩建完工后,单相主变油重60t(67.04m3),单台电抗器最大油重为12.8t(14.30m3),根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2019)规范要求,本期新建的事故油池容量能满足变压器及电抗器贮存最大油量的100%要求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