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项目二阶段未新增劳动定员,相比一期一阶段未新增生活污水产生。生活污水经厂区生化池处理后与处理后的厂区其余废气共同经废水排放口排放至潼南工业园区东区污水处理厂。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 项目二阶段未新增劳动定员,相比一期一阶段未新增生活污水产生。生活污水经厂区生化池处理后与处理后的厂区其余废气共同经废水排放口排放至潼南工业园区东区污水处理厂。 | 一期一阶段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对厂区污水处理站排放口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为废水排放口pH、COD、BOD5、SS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氟化物执行一级标准),氨氮、总磷、石油类达潼南工业园区东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机械噪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 | 采取厂房隔声,以及距离衰减措施 | 验收监测期间,项目所在厂区的东、南、西、北厂界昼间和夜间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相应功能区类别标准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在厂区北侧污水处理站旁分别设面积为460m2的危废暂存间和660m2的一般固废暂存间,一二期共用,采取符合要求的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等措施,危废暂存间进行重点防渗处理,四周设收集沟和收集池。 | 一期二阶段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包括电池外壳、铜排及线束、隔板及支架系统、高压安全盒、模块外壳、导线及连接片、螺丝等。厂区设有1个面积180m2的一般固废暂存场,用于一期一、二阶段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定期交物资回收单位回收。 项目劳动定员不新增,生活垃圾不新增,生产过程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交园区环卫部门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危废暂存间:设置收集沟和收集池,并作防渗处理(渗透系数≤10-10cm/s)。编制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 | 危险废物贮存库设置有收集沟和收集坑,并作了重点防渗处理;企业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应急预案,并报区生态环境局进行了备案。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