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轧机废气处理设施 | 《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5-2012及修改单) | 项目钢管在轧制过程中会产生油雾,企业新增2台冷轧机,共设有5台冷轧机,冷轧过程中产生的冷轧油雾收集后,经“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高空排放,排气筒高度为17米 | 项目轧机废气处理后排气筒的监测结果表明,油雾排放浓度符合《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5-2012及修改单)中表3规定的特别排放浓度限值 | 达标 |
2 | 退火废气处理设施 | 《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5-2012及其修改单) | 项目设有1台退火炉,退火炉采用天然气燃烧加热,企业在退火炉的进口段、出口段设置了集气装置,退火期间产生的天然气燃烧废气经二次燃烧后高空排放,排气筒高度为15米 | 项目退火燃烧废气处理后排气筒的监测结果表明,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既符合《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中有关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指标要求(颗粒物 10mg/m3、二氧化硫50mg/m3、氮氧化物200mg/m3)也符合《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5-2012及其修改单)中表3规定的特别排放浓度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厂房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设备、风机等运行噪声,企业对高噪声设备采取了减震措施,日常加强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处理良好运行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 | 项目厂界北侧昼间噪声监测结果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厂界东侧、西侧、南侧昼间噪声监测结果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不锈钢边角料、集尘料:收集由可回收的物资企业加收; 废液压油、废润滑油、 废酸液、酸渣、废油脂、废去油槽液:危废间暂存,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 生活垃圾 :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 |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氧化铁皮污泥、废轧制油污泥 、废油脂、废去油槽液。 氧化铁皮污泥属于一般固废,收集后外售综合利用; 废轧制油污泥 、废油脂、废去油槽液均属于危险废物,目前在厂区内临时贮存,废轧制油污泥 、废油脂已委托宁德盟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定期回收、转运、处置。废去油槽液已委托尤溪县鑫辉润滑油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定期回收、转运、处置。 企业已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相关要求设立临时贮存点。项目一般固废贮存间:位于车间北侧,紧邻车间办公室,面积约为 75m2; 危废贮存间:位于车间西北角,酸洗区内,面积约为22.4m2,地面采用托盘设置分区,分类收集危险废物,并实时记录危险废物台账。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事故应急措施:储罐区域设置围堰并配套罐区至全厂总事故应急池的管路、事故应急池; 2、应急设施及设备:配备相关应急装备和消防器材等 3、建立应急预案:建立合理可行的事故应急预案 | 1、应急设施及设备:已配备相关应急装备和消防器材等, 2、已委托编制了应急预案。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