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化粪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①车辆扬尘 进场道路扬尘和车辆尾气属于无组织排放,主要通过加强管理、限速行驶以及保持路面清洁以实现达标外排。 ②填埋作业扬尘 作业扬尘产生的主要来自于:A.垃圾运输和卸车时扬起的灰尘;B.垃圾覆土倾倒碾压过程中扬起的灰尘;C.风力自然作用将垃圾覆土吹起的扬尘。这三种扬尘方式均为无组织排放。采取的措施为对填埋场作业时采取洒水降尘。 ③填埋气 本次填埋场正常情况下填埋场厌氧产气量极小。填埋气处理工程措施为采用自然导排方式。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工程运行期填埋场区主要是压实机、装载机、水泵等,主要通过加强车辆运输管理以降低噪声,实现达标外排。进场道路主要是来往运输车辆交通噪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3类功能区排放限值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运营期严格落实水环境保护措施,填埋区渗滤液通过渗滤液收集系统收集至厂内渗滤液收集池,生活污水和运输车辆冲洗废水排入化粪池,定期由吸污车运至双丰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外排。设置防渗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防洪系统、封场覆盖系统等,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系统,按要求设置五口地下水水质监测井,定期开展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发生污染事故。 | 本项目检测的5眼地下水监测井水质中pH、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六价铬、汞、砷、铅、镉、钾、钠、钙、镁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三类标准限制要求,总硬度、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高猛酸盐指数、氨氮、铁和锰检测结果均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三类标准限制要求。 经初步分析,本项目地下水为孔隙裂隙潜水,受大气降水补给。结合场区水文地质条件,由于受干旱半干旱气候影响,项目所在区域蒸发量大,地下水矿化度背景值高,造成地下水水质差,导致总硬度、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高猛酸盐指数、氨氮、铁和锰指标超标。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运营期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处置措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须综合利用,不能综合利用的方可入场填埋,禁止填埋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等不符合要求的固体废物。施工弃土堆放于场内临时堆场暂存,定期洒水、用防风抑尘网覆盖,最终用于填埋场筑坝以及填埋作业覆土,建筑垃圾运往当地主管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处置,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 工程运营期固体废物污染源主要是职工日常生活垃圾,场区内设置垃圾收集桶,定期清运至本项目东侧的铁门关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另外,管理区化粪池会产生少量污泥,属于一般固体废物,直接填埋于本次处理场内,可以忽略不计。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建立严格的环境与安全管理体制,制订完善的环保规章制度,做好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和备案等工作,并定期演练。严格操作规程,做好运行记录,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杜绝防渗层破裂等风险事故污染环境。 | (1)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风险的意识;针对运营中可能发生的异常现象和存在的安全隐患,设置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 (2)制定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各项要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编号:66022024C080101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