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1 套2354.4m³/d 标准铜箔含铜废水预处理系统 | 检查落实情况及处理效率,处理后废水经总排口后在外排,故此处不做评价 | 采用“活性炭过滤+膜系统+除重系统(氧化反应+絮凝沉淀)”处理工艺,膜处理后90%回用生产,10%排入除重系统处理后再排入综合废水1系统。 | 对除重系统进出口监测 | 达标 |
2 | 1 套972m³/d含镍废水预处理系统 | 《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31-2020)直接排放标准中设施出口排放标准 | 采用“活性炭过滤+膜系统+除重系统(氧化反应+絮凝沉淀+树脂吸附)”处理工艺,膜处理后90%回用生产,10%排入除重系统处理后再排入综合废水1系统。 | 对除重系统进出口监测 | 达标 |
3 | 1 套972m³/d 含锌废水预处理系统 | 检查落实情况及处理效率,处理后废水经总排口后在外排,故此处不做评价 | 采用“活性炭过滤+膜系统+除重系统(氧化反应+絮凝沉淀)”处理工艺,膜处理后90%回用生产,10%排入除重系统处理后再排入综合废水1系统 | 对除重系统进出口监测 | 达标 |
4 | 1 套1944m³/d 标准铜箔抗氧化清洗含铬废水预处理系统 | 《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31-2020)直接排放标准中设施出口排放标准 | 采用“活性炭过滤+膜系统+除重系统(氧化反应+絮凝沉淀)”处理工艺,膜处理后90%回用生产,10%排入除重系统处理后再排入综合废水1系统。其中除重系统与锂电铜箔抗氧化废液后段除重系统为一套系统 | 对除重系统进出口监测 | 达标 |
5 | 1505m³/d m³/d综合废水1系统 | 铜、锌重金属指标达《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31-2020)直接排放标准中企业废水总排放口排放标准要求,COD、氨氮等其他非重金属指标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表1一级A标准 | 采用“pH 调节池+AA/O+MBR+活性炭过滤器”处理工艺 | 对出口监测 | 达标 |
6 | 600m³/d综合废水2系统 | 铜、锌重金属指标达《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31-2020)直接排放标准中企业废水总排放口排放标准要求,COD、氨氮等其他非重金属指标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表1一级A标准 | 采用“氧化反应+絮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 | 对出口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酸雾废气处理系统 |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表5标准 | 项目共建设设置4套24000m³/h硫酸雾净化塔处理系统、2套30000m³/h硫酸雾净化塔处理系统、2套20000m³/h铬酸雾净化塔处理系统、2套40000m³/h抗氧化处理硫酸雾净化塔处理系统、1套24000m³/h抗氧化处理铬酸雾净化塔,共设置6根25米高排气筒 | 对进出口进行监测 | 达标 |
2 | 拉丝车间废气处理系统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限值 | 拉丝生产车间熔化烟气工艺废气经收集由净化除尘装置处理后通过15米排放筒排放 | 对进出口进行监测 | 达标 |
3 | 蒸汽锅炉废气处理系统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燃气锅炉标准限值 | 1根25米排气筒直排 | 对排气筒出口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噪声处理设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 2008)3类标准限值 | 本项目尽量选用低噪设备,并且通过车间合理布局,将高噪声设备集中布置在车间内。对噪声级较高的设备分别采取隔声、消声、减振装置,并对产生噪声的管道,水泵,风机的出口连接管道采取柔性连接的措施,以控制振动噪声。 | 对厂界四周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厂区内废水收集池、危险废物暂存场等设施应按照防渗技术规范采取严格的分区防渗措施,合理设置地下水监测井和布设厂区监控系统,落实地下水、土壤污染监控计划和风险防范措施,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避免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 厂区内废水收集池、危险废物暂存场等设施按照防渗技术规范采取严格的分区防渗措施,合理设置了地下水监测井、布设了厂区监控系统,落实地下水、土壤污染监控计划和风险防范措施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控措施。生产过程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应当分类收集、处置利用,其贮存处置等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综合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按照危险废物管理、处置,和其他危险废物贮存在专门设置的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有危废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其贮存场所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理外运。 | 生产过程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处置利用,其贮存处置等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项目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主要有:①炉渣(398-999-64-01)、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398-999-66-02)、废铜屑(398-999-49-03)、废耐火材料(398-999-49-06),相关处置协议正在签署中。②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注:分切边角料和残次品(铜箔)不作一般固废管理,作为副产品售卖给福建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有:①废拉丝油(HW08:900-204-08)、废硅藻土(HW49:900-041-49)、废活性炭(HW49:900-041-49)、含锌污泥(HW17:336-052-17)、污水处理废旧膜元件(HW49:900-041-49)、污水处理废活性炭(HW49:900-041-49)、污水处理废旧过滤滤芯(HW49:900-041-49)、污水处理废旧压滤机滤布(HW49:900-041-49)、实验室废液(HW49:900-047-49)、废包装物(HW49:900-041-49)、实验室废试剂瓶(HW49:900-041-49)、废机油(HW08:900-249-08)、在线监测废液(HW49:900-047-49)、在线监测废试剂瓶(HW49:900-041-49),产生后分类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已按重点防渗区域进行防渗处理),定期委托厦门晖鸿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转运处置。②含铜污泥(HW17:336-062-17),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福建嘉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转运处置。③含镍污泥(HW17:336-054-17)、含铬污泥(HW17:336-060-17)、综合污泥(HW17:336-064-17),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福建通海镍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转运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环境风险管理,落实《报告书》各项风险防范措施,设立风险三级防控体系,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设置足够容积的事故应急池、废水应急池、排水应急池和初期雨水池,并配套事故应急池相互连通和污水提升设施等应急设施、装备和应急物资,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及时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项目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为拉丝车间外100m、生产厂房外100m以及木箱车间外50m的包络范围 | 项目严格落实《报告书》各项风险防范措施,设立风险三级防控体系,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设置足够容积的事故应急池、废水应急池、排水应急池和初期雨水池,并配套事故应急池相互连通和污水提升设施等应急设施、装备和应急物资。企业于2023年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ZJTBHJYA-2023-01)并于2023年11月10日报龙岩市生态环境局备案。项目拉丝车间外100m、生产厂房外100m以及木箱车间外50m的包络范围内无居民区等敏感目标。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