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油池+化粪池 | 江北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 | 隔油池+化粪池 | 验收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丝印、烘干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经密闭负压收集后,用1套干式过滤器+蜂窝沸石吸附+催化燃烧装置处理,通过1根20m高的排气筒(DA004)排放;叠焊工序产生的废气经密闭负压后,用1套干式过滤器+蜂窝沸石吸附+催化燃烧装置处理(与丝印烘干共用一套处理设施),通过1根20m高的排气筒(DA004)排放。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丝印、烘干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经密闭负压收集后,用1套干式过滤器+蜂窝沸石吸附+催化燃烧装置处理,通过1根20m高的排气筒(DA004)排放;叠焊工序产生的废气经密闭负压后,用1套干式过滤器+蜂窝沸石吸附+催化燃烧装置处理(与丝印烘干共用一套处理设施),通过1根20m高的排气筒(DA004)排放。 | 验收监测 | 达标 |
2 | 层压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经密闭负压收集后,用1套抽屉过滤+静电除油+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通过1根20m高的排气筒(DA012)排放; 固化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经密闭负压收集后,用1套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通过1根20m高的排气筒(DA012)排放(和层压废气共用排气筒)。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层压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经密闭负压收集后,用1套抽屉过滤+静电除油+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通过1根20m高的排气筒(DA012)排放; 固化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经密闭负压收集后,用1套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通过1根20m高的排气筒(DA012)排放(和层压废气共用排气筒)。 | 验收监测 | 达标 |
3 | 划片、串焊、接线盒焊接工序产生的废气经密闭负压后,用1套干式过滤器+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通过1根20m高的排气筒(DA008)排放。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划片、串焊、接线盒焊接工序产生的废气经密闭负压后,用1套干式过滤器+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通过1根20m高的排气筒(DA008)排放。 | 验收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隔声减振等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选用低噪声设备、隔声减振等措施 | 验收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固废污染防治。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及时清运,避免产生二次污染。一般工业固废应分类收集,落实回收利用途径,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废油墨、废硅胶、废机油、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须分类收集,规范贮存,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处置。 | 本项目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固废和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收集后外售,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安全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其它环境保护措施。应建立健全各项环保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配备环保管理人员,加强厂区环境管理,确保各类环保设施稳定正常运行,各类排放口须规范化设置。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落实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满五年方开工建设的,应当报我局重新审核。四、你公司作为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的主体,在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应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和渠道,及时解决公众担忧的环境问题,满足公众合理的环境诉求五、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按照“达标排放、清洁生产、总量控制”的原则,严格执行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在启动生产设施或发生实际排污之前,须按规定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项目建成后,按规定程序开展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 | 建设单位于2023年2月进行排污许可登记管理,2023年4月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完成备案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