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1套喷淋塔+活性炭吸附装置(前置过滤棉) | 氯化氢、硫酸雾、硝酸雾(以氮氧化物计)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氨、硫化氢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二级标准,VOCs执行《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表3中涉及有机溶剂生产和使用的其他行业标准 | 本项目设置密闭危废间(除危废进出外,保持常闭状态),微负压,侧面抽风;设置室内装卸区,侧面抽风;并设置1套喷淋塔+活性炭吸附装置(前置过滤棉),废气经收集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 | 本次验收监测期间,有组织废气氯化氢、硫酸雾、氮氧化物排放速率、排放浓度均达到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均达到了《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表3中涉及有机溶剂生产和使用的其他行业排放标准,氨、硫化氢排放速率均达到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排放标准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基础减振、安装消声器、午休时间和夜间禁止进行危废出厂转运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3类标准 | 采取废气治理设备及风机底部采取基础减振,且风机安装消声器;午休时间(12:00~14:00)和夜间(22:00~6:00)禁止进行危废出厂转运等措施 | 本次验收监测期间,厂界昼夜噪声值达到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3类标准。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危废暂存间及装卸区、事故应急池采取重点防渗 | 危废暂存间及装卸区采取20cmC30防渗混凝土+15cm天然砂砾垫层+2mm厚HDPE膜+膨润土进行重点防渗;事故应急池采取20cmC30防渗混凝土+2mm厚HDPE膜进行重点防渗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破损的危废包装物、转运工具及地面清洁废水、喷淋废水、拖布/抹布、废活性炭与成钞公司产生的其余危废一起交由具资质单位处理,并签订危废处置协议 | 破损的危废包装物、转运工具及地面清洁废水、喷淋废水、拖布/抹布、废活性炭与成钞公司产生的其余危废一起交由中节能安岳清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处理,并签订危废处置协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危废暂存间设置300mm高裙脚,进出侧设置100mm高围堰,涉及废液贮存的区域设置收集沟(宽0.2m,深0.1m,坡度3‰,总长度约40m);装卸区四周设置收集沟(宽0.1m,深0.1m,坡度3‰,总长度约80m);并设置1个20m³事故应急池,危废暂存间内收集沟及装卸区四周收集沟汇合后通过密闭管道连接事故应急池,采用重力自流的方式,落实防风、防晒、防雨、防漏、防渗、防腐的“六防”措施。 | 危废暂存间设置1200mm高裙脚,进出侧设置100mm高斜坡,涉及废液贮存的区域设置收集沟(宽0.2m,深0.1m,坡度3‰,总长度约70m);室内装卸区内设置收集沟(宽0.2m,深0.1m,坡度3‰,总长度约15m);并设置1个20m³事故应急池,危废暂存间内收集沟及装卸区内收集沟汇合后通过密闭管道连接事故应急池,采用重力自流的方式,落实防风、防晒、防雨、防漏、防渗、防腐的“六防”措施。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