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化粪池 |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B等级标准要求。及污水协议要求 | 项目无工艺废水产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与纯水制备浓水和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一并排入沂源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本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466.24m3/a。 | 监测结果表明,验收期间,氨氮最大值浓度为4.28mg/L、CODcr最大值浓度为126mg/L、pH最大值浓度为7.3无量纲、SS最大值浓度为15mg/L、BOD5最大值浓度为37.7mg/L、总氮最大值浓度为12.8mg/L、总磷最大值浓度为0.34mg/L均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B等级标准要求。及污水协议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4套布袋式除尘器+15m排气筒;2套除尘室+15m排气筒 | 《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8)表中相关标准要求(颗粒物:10mg/m3;二氧化硫:50mg/m3;氮氧化物:100mg/m3) | 项目有组织废气为电炉上料废气(G1)、熔融废气(G2)、集棉废气(G3)、除渣废气(G4),电炉上料废气(G1),污染物为颗粒物,经集气罩收集进入各生产线配套的电炉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15m P1和P2排气筒排放;熔融废气(G2),污染物为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经密闭管线收集进入各生产线配套的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15mP1和P2排气筒排放;集棉废气(G3),污染物为颗粒物,经引风机引至各生产线配套的除尘室处理后,经15m P3和P4排气筒排放;除渣废气(G4),污染物为颗粒物,密闭收集进入生产线配套的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15mP5和P6排气筒排放。 | 验收监测期间,两天内测得排放废气中上料及熔融废气排气筒P1出口颗粒物的最大排放浓度为1.9mg/m3、氮氧化物的最大排放浓度为7.3mg/m3、二氧化硫的最大排放浓度为3.8mg/m3;上料及熔融废气排气筒P2出口颗粒物的最大排放浓度为2.1mg/m3、氮氧化物的最大排放浓度为14mg/m3、二氧化硫未检出。均小于其标准排放浓度限值颗粒物10mg/m3、氮氧化物100mg/m3、二氧化硫50mg/m3,均满足《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8)表 2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重点控制区标准要求。 验收监测期间,两天内测得排放废气中集棉废气P3出口颗粒物的最大排放浓度为3.5mg/m3;集棉废气P4出口颗粒物的最大排放浓度为3.6mg/m3;除渣废气P5出口颗粒物的最大排放浓度为3.9mg/m3;除渣废气P6出口颗粒物的最大排放浓度为4.2mg/m3。均小于其标准排放浓度限值10mg/m3,排气筒排放废气颗粒物的排放浓度均满足《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8)表 2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重点控制区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采用减振、隔声处理 | 厂界昼夜间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 项目的新增噪声源主要为传动设备、泵类、风机、电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本项目噪声源均为连续性排放。设备噪声均采用减振、隔声处理。 为有效降低噪声的环境影响,项目采取隔声、吸声和消声等措施,具体的措施和对策如下:①在同类设备中选用低噪声设备;②在平面布置上,将高噪声的机泵布置在相对远离厂界的区域;③在设备管道设计中,采用软接头和低噪声阀门等,并注意管道走向及连接角度,以降低再生噪声;④物料运输车辆途经居住区时,必须减速行驶,尽量减少鸣笛。 | 验收期间,厂界昼间噪声测定值最大为58.9dB(A),小于标准限值昼间60 dB(A);夜间噪声测定值最大为49.2dB(A),小于标准限值夜间50 dB(A)。厂界昼夜间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固废污染防治。做好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工作,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分类收集、妥善安全处置固体废物。固废转移须建立完善的记录台帐。一般固体废物暂存须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修订)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制定指南(试行)》要求。危险废物暂存须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相关要求,危险废物转移须满足《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部令第23号)。 | 做好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工作,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 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废气治理设备产生的废过滤棉和废布袋由厂家回收。固废转移须建立完善的记录台帐。一般固体废物暂存须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修订)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制定指南(试行)》要求。危险废物暂存须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相关要求,危险废物转移须满足《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部令第23号)。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环境风险防控。加强环境风险管理,防止因发生安全事故而造成环境污染。你公司应当对施工期、运营期的环保设施与生产设施一起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理。不得采用国家、地方淘汰的设备、产品和工艺,应当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正规设计,施工单位要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施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要求。 | 施工期已完成; 建设单位针对企业现状制定环保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为防止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建设单位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到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备案编号:370323-2023-028-L)。完善各项制度,定期组织演练,防止因发生安全事故而造成环境污染。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