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技改项目职工从现有项目调拨,不新增职工人数,生活污水不新增;生产过程无生产废水产生。本项目产生的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集聚区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洛新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及新安县洛新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限值要求 | 技改项目职工从现有项目调拨,不新增职工人数,生活污水不新增;生产过程无生产废水产生。本项目产生的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集聚区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洛新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 由监测数据可知,厂区总排口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232~248mg/L、氨氮24.5~26mg/L,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COD:500mg/L;氨氮:/)要求,同时满足新安县洛新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限值要求(COD330mg/L,氨氮35mg/L)。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预混工序废气:新建全自动密闭配料线,所有物料输送管道密闭;6个原料粉仓及4个半成品仓设置10套袋式除尘器。预混机密闭运行,并设置集气管路,粉尘经收集后进入1套袋式除尘器。混合工序:新建全自动密闭配料线,所有物料输送管道密闭;18个颗粒仓设置9套袋式除尘器。3台混和机密闭运行,并设置集气管路,粉尘经收集后分别进入3套袋式除尘器。以上除尘器共用新建的一根15米排气筒排放(DA017)。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及《关于印发洛阳市2019年工业污染治理专项方案的通知》(洛环攻坚办[2019]49号)相关建议值要求 | 预混工序废气:新建全自动密闭配料线,所有物料输送管道密闭;6个原料粉仓及4个半成品仓设置10套滤筒除尘器。预混机密闭运行,并设置集气管路,粉尘经收集后进入1套滤筒除尘器。混合工序:新建全自动密闭配料线,所有物料输送管道密闭;18个颗粒仓设置9套滤筒除尘器。3台混和机密闭运行,并设置集气管路,粉尘经收集后分别进入3套滤筒除尘器。以上除尘器共用新建的一根15米排气筒排放(DA017)。 | 根据监测数据可知,项目预混、混合废气经滤筒除尘器处理后颗粒物排放浓度为4.6~5.7mg/m3,排放速率为0.009~0.012kg/h。颗粒物排放浓度、排放速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颗粒物最高允许浓度120mg/m3,15m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5kg/h)以及《关于印发洛阳市2019年工业污染治理专项方案的通知》(洛环攻坚办[2019]49号)相关建议值要求(颗粒物10mg/m3)。 | 达标 |
2 | 烧成工序:保持原有梭式窑低氮燃烧措施,去除原有的管道除尘滤芯措施,新增3套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由原有的3根15米的排气筒排放 | 《河南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1066-2020) | 烧成工序:保持原有梭式窑低氮燃烧措施,去除原有的管道除尘滤芯措施,新增2套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由新建的2根15米的排气筒排放(DA019、DA020)。3号梭式窑设置一套袋式除尘器+1根15m排气筒;1号、2号窑共用一套袋式除尘器+1根15m排气筒 | 项目3座梭式窑运行过程颗粒物排放浓度(折算值)为3.2~9.0mg/m3,排放速率为0.035~0.085kg/h,除尘器去除效率为93%~98%。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河南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1066-2020)表1标准:颗粒物:10mg/m3的排放标准。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