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DA001活性炭吸附装置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DA001活性炭吸附装置 | 非甲烷总烃最大值为5.81mg/m3,苯乙烯未检出,二甲苯未检出 | 达标 |
2 | DA002活性炭吸附装置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DA002活性炭吸附装置 | 非甲烷总烃最大值为5.79mg/m3,苯乙烯未检出 | 达标 |
3 | DA003布袋除尘器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DA003布袋除尘器 | 颗粒物最大值为7.3mg/m3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采用生产厂房封闭,选取低噪声设备,设备采取基础减振、隔音等降噪设施,按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合理布局。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采用生产厂房封闭,选取低噪声设备,设备采取基础减振、隔音等降噪设施,按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合理布局。 | 噪声范围55dB(A)~56dB(A),夜间噪声范围41dB(A)~43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理、处置,做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项目产生的餐厨垃圾、隔油池废油、废绸布、地面收集尘、边角废料及不合格品、废聚丙烯薄膜(脱模剂)、浸水池沉 淀物、收集尘等集中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项目产生的废布袋、树脂废包装桶由厂家回收,其收集、储存处置须严格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20)要求。项目产生的废活性炭、废润滑油、固化剂、促进剂聚氨酯漆废包装桶、废漆渣等危险废物,须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委托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其收集、储存和转移措施必须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等国家有关规定要求。 | 验收监测期间,项目模具表面清理灰尘产生的废绸布约0.5t/a,地面收集尘产生量为3.57t/a,除尘器收集尘产生量为35.4172t/a,不合格品经员工拆解后(均不涉密)同边角废料产生量约100.5t/a,项目成型工序揭去薄膜过程中产生的废聚丙烯薄膜约0.2t/a,实验浸水池沉淀物0.4t/a,布袋除尘器产生的废布袋约1t/3a,均集中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项目树脂使用会产生一定量的废包装桶,产生量为60t/a,由厂家回收处理。 产生废活性炭34.43t/a(1g活性炭吸附0.4g有机废气),定期更换,采取带盖密封桶收集;设备一年检修一次,产生废润滑油0.15t/a,采取带盖密封桶收集,底部设置托盘;聚氨酯漆、固化剂、促进剂使用会产生一定量的废包装桶,产生量为2t/a;喷漆产生废漆渣1.4t/a,采取带盖密封桶收集。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均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强化全厂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防控措施,提高事故风险防范和污染控制能力,制定全厂环境污染事故防范 和处理应急预案,并到生态环境部门进行备案;按要求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并掌握预案内容、应急处置程序等相关要求,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防止发生由于管理问题造成的污染物超标排放所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 | 已落实,已制定应急预案并到生态环境部门完成备案(备案号:220272-2024-008-L)。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