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集气罩(每条生产线上方各设置1个集气罩)+布袋除尘器(MF0001)+光氧活性炭一体机(MF0002)”预处理,两个车间紧邻中间有门相通,两个生产车间热熔废气经“集气罩+布袋除尘器(MF0001)+光氧活性炭一体机(MF0002)”预处理尾气通过管道收集后经1根高15m排气筒(DA001)排放 | 项目运营期非甲烷总烃、颗粒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厂区内(厂房外)无组织非甲烷总烃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附录A的表A.1限值要求;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 生产车间热熔废气采取“集气罩(每条生产线机组上方安装1个集气罩)+排烟净化器+布袋除尘器(MF0001)+光氧活性炭一体机(MF0002)”处理,尾气通过管道收集后经1根高15m排气筒(DA001)排放,两个车间紧邻中间有门相通,两个生产车间热熔废气经“集气罩+排烟净化器+布袋除尘器(MF0001)+光氧活性炭一体机(MF0002)”处理尾气通过管道收集后经1根高15m排气筒(DA001)排放;生产工序全部在封闭的生产车间内,采取集中降尘,本项目采用湿式破碎,分拣工序和破碎工序产生粉尘拟采取措施作业时进行洒水降尘。 | 已进行验收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震,建筑物隔声,风机安装消声器。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震,建筑物隔声,风机安装消声器。 | 已进行了验收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①重点防渗区:沉淀池、事故池 沉淀池、事故池、化粪池采用玻璃钢材质,防渗系数K≤1.0×10-7cm/s。 ②一般防渗区:粉碎车间、原料库房、生产车间、一般固体废物库房 一般防渗区防渗采用P8抗渗混凝土的结构形式防渗处理,等级满足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0×10-7cm/s ③简单防渗区:成品库房、办公用房 一般地面硬化。 | ①沉淀池、事故池采用钢材质,化粪池采用玻璃钢材质;②粉碎车间、原料库房、生产车间、一般固体废物库房采用P8抗渗混凝土的结构防渗;③成品库房、办公用房采取一般地面硬化。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①重点防渗区:沉淀池、事故池、化粪池 采用玻璃钢材质,防渗系数K≤1.0×10-7cm/s。 ②一般防渗区:粉碎车间、原料库房、生产车间、一般固体废物库房。防渗措施:一般防渗区防渗等级满足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0×10-7cm/s ③简单防渗区:成品库房、办公用房 防渗措施:一般地面硬化 | ①沉淀池、事故池采用钢材质,化粪池采用玻璃钢材质;②粉碎车间、原料库房、生产车间、一般固体废物库房采用P8抗渗混凝土的结构防渗;③成品库房、办公用房采取一般地面硬化。 | 已落实 |
2 | ①分拣杂物:项目分拣杂物集中收集后袋装暂存于一般固体废物库房,其中,废金属收集后,外售给当地废旧金属回收部,其余分拣杂物由企业运至政府指定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②沉淀池泥沙:本项目产生的沉淀池泥沙为一般固体废物,由企业运至政府指定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③热熔杂质:本项目热熔工序废过滤杂质由企业运至政府指定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④残次品:本项目产生的残次产品进入再生颗粒加工工序再生利用; ⑤废滤网:本项目产生的废滤网由厂家回收; ⑥布袋除尘器粉尘:本项目产生的布袋除尘器粉尘定期由企业运至政府指定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⑦危险废物:本项目产生的废UV灯管、废活性炭、废过滤棉不在厂内暂存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由资质单位更换并直接带走处置; ⑧生活垃圾: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经“三防”垃圾箱集中收集后定期由企业运至政府指定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 ①分拣杂物:项目分拣杂物集中收集后袋装暂存于一般固体废物库房,其中,废金属收集后,外售给当地废旧金属回收部,其余分拣杂物由企业运至政府指定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②沉淀池泥沙:本项目产生的沉淀池泥沙为一般固体废物,由企业运至政府指定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③热熔杂质:本项目热熔工序废过滤杂质由企业运至政府指定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④残次品:本项目产生的残次产品进入再生颗粒加工工序再生利用; ⑤废滤网:本项目产生的废滤网由厂家回收; ⑥布袋除尘器粉尘:本项目产生的布袋除尘器粉尘定期由企业运至政府指定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⑦危险废物:本项目产生的废UV灯管、废活性炭、废过滤棉不在厂内暂存 ,验收时未产生废UV灯管、废活性炭、废过滤棉,待产生废UV灯管、废活性炭、废过滤棉时委托有资质单位更换并直接带走处置; ⑧生活垃圾: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经“三防”垃圾箱集中收集后定期由企业运至政府指定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运输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1)塑料不与易燃物混合装箱,同时运输过程严格遵守安全防火规定,并且配备防火、灭火器材; 2)包装必须牢固,运输过程严格执行《工厂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7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12)》,运输途中注意防暴晒; 3)继续加强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火工作,运输车辆配备防火、灭火器材,严禁与易燃易爆物混合装箱运输,如发生交通事故和火灾,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向当地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报告。 (2)贮存、使用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1)项目在平面布置中,严格执行安全和防火的相关技术规范,项目与周边设施以及项目内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塑料分组堆放,并留出必要的防火间距; 2)加强仓库管理,项目的原料、产品及产生的工业固废严禁与易燃易爆品混存,生产区设置禁火区,远离明火,厂房内设置防火通道,禁止在通道内堆放物品,并配备防火器材及物资。仓库储存场地设置明显标志及警示标志; 3)加强对各类火种、火源和散发火花危险的机械设备、作业活动,以及易燃、易燃物品的控制和管理; 4)实行安全检查制度,各类安全设施、消防器材,进行各种日常的、定期的、专业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将发现的问题定人、限期落实整改; 5)制定各种操作规范,加强监督管理,严格看管检查制度,避免事故发生。落实责任制,生产车间、仓库应分设专人看管,确保车间、仓库消防隐患时刻监控,不可利用废物及时清理。 (3)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1)严格控制原料来源,不得回收和再生利用属于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废塑料; 2)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对生产和辅助设备定期检修,确保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气达标排放; 3)加强管理,定期向当地环境主管部门及安全消防部门汇报,以便得到有效监管; 4)厂区建事故池(设计容积为100m3),用于收集事故废水,事故废水禁止外排。 (4)有毒气体的事故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塑料燃烧产生各种有毒气体,企业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题教育,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者、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防范知识和应急救援水平; 2)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在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企业必须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一是在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场所设置报警仪;二是采取通风、检测等安全措施;三是为操作人员配备呼吸器、救护带、有毒气 | (1)运输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1)塑料不与易燃物混合装箱,同时运输过程严格遵守安全防火规定,并且配备防火、灭火器材; 2)包装必须牢固,运输过程严格执行《工厂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7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12)》,运输途中注意防暴晒; 3)继续加强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火工作,运输车辆配备防火、灭火器材,严禁与易燃易爆物混合装箱运输,如发生交通事故和火灾,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向当地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报告。 (2)贮存、使用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1)项目在平面布置中,严格执行安全和防火的相关技术规范,项目与周边设施以及项目内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塑料分组堆放,并留出必要的防火间距; 2)加强仓库管理,项目的原料、产品及产生的工业固废严禁与易燃易爆品混存,生产区设置禁火区,远离明火,厂房内设置防火通道,禁止在通道内堆放物品,并配备防火器材及物资。仓库储存场地设置明显标志及警示标志; 3)加强对各类火种、火源和散发火花危险的机械设备、作业活动,以及易燃、易燃物品的控制和管理; 4)实行安全检查制度,各类安全设施、消防器材,进行各种日常的、定期的、专业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将发现的问题定人、限期落实整改; 5)制定各种操作规范,加强监督管理,严格看管检查制度,避免事故发生。落实责任制,生产车间、仓库应分设专人看管,确保车间、仓库消防隐患时刻监控,不可利用废物及时清理。 (3)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1)严格控制原料来源,不得回收和再生利用属于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废塑料; 2)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对生产和辅助设备定期检修,确保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气达标排放; 3)加强管理,定期向当地环境主管部门及安全消防部门汇报,以便得到有效监管; 4)厂区建事故池(设计容积为100m3),用于收集事故废水,事故废水禁止外排。 (4)有毒气体的事故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塑料燃烧产生各种有毒气体,企业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题教育,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者、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防范知识和应急救援水平; 2)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在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企业必须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一是在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场所设置报警仪;二是采取通风、检测等安全措施;三是为操作人员配备呼吸器、救护带、有毒气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