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北沟镇综合污水处理厂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 废气处理过程产生的废水经“收集池+活性炭吸附”处理后进入生化系统处理;纯水制备浓水和锅炉排污水通过化工产业园区污水管网排放至北沟镇综合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放至渤海。 | 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排气筒、自动包装系统自带除尘器 | 《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7/ 2376—2019)表1 重点控制区 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要求 | 车间三 6#喷雾干燥塔:喷干废气处理措施为“旋风除尘+布袋除尘+水幕喷淋”,对应一根排气筒(P11-1);天然气燃烧废气(低氮燃烧),对应一根排气筒(P11-2)。 7#喷雾干燥塔:喷干废气处理措施为“旋风除尘+布袋除尘+水幕喷淋”,对应一根排气筒(P16-1);天然气燃烧废气(低氮燃烧),对应一根排气筒(P16-2)。 活性炭再生系统和热解炉废气:采用“SNCR炉内脱硝+余热回收+急冷脱酸+活性炭粉末喷射+布袋除尘+SCR脱硝+两级碱液喷淋”处理后,经P12排气筒排放; | 依托现有工程废气处理措施“两级碱吸收+除湿罐+UV光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经现有工程排气筒P13排放。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噪声源强大的设备布置在车间中间位置,并设橡胶隔振垫;风机带减振底座。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3类标准要求 | 项目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车间密闭、安装隔声罩、消声器、墙壁吸音隔声、加强运行管理、设置噪声防护区等噪声防治措施,技术成熟,具有针对性,可达到显著的降噪效果。 |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3类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强化环境管理和土壤、地下水监测。严格落实项目区分区防渗,各区域防渗应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等相关要求。项目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区等存在土壤污染物风险的设施应设计、建设和安装有关防腐蚀、防泄漏和泄漏监测装置,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建立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开展隐患排查。发现污染隐患的,应当制定整改方案,及时采取技术、管理措施消除隐患。定期进行土壤、地下水监测,重点监测存在隐患的区域和设施周边。合理布置地下水监测井;建立地下水长期监测机制,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 | 已按环评的要求将项目防渗污染区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妥善处置固体废物,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 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还原物、催化加氢废催化剂、过滤产生的滤渣、制氢废催化剂、制氢废吸附剂、染料合成过滤废滤布、浓缩产生的废滤膜、染料拼混和包装工序及中问体烘干和包装废气处理产生的废布袋、活性炭再生系统尾气处理产生的二燃室燃烧飞灰、废水预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热解炉产生炭渣、纯水制备产生的废树脂、沾染有毒有害物质的废包装材料内袋和包装桶等,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废水处理中单效蒸发系统浓缩母液送热解炉处理。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滤渣(活性炭)和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活性炭均进入活性炭再生系统再生后回用。 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废盐(氯化钠、硫酸钠、醋酸镁、溴化钠等)、石膏均为疑似危废,投产运行后应进行鉴定,若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不属于危险废物则可资源化利用,鉴定完成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危险废物暂存场所须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CB18597-2001)及修改单的要求设置,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要求进行,危险废物转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应制定危险废物运输路线并严格按照运输路线进行运输,避免二次污染。一般固体废物暂存场所须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2001)及修改单的要求。 | 生活垃圾使用垃圾箱收集,委托环卫部门清运;一般固废采取外售、或委托处理等合理的处置措施;危险废物委托高能时代环境(滕州)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根据项目情况进一步完善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和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及监测仪器,定期进行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建立与所在园区的风险应急联动机制。装置区和仓库新建围堰,事故废水依托现有事故水池收集,防止事故状态下废水外排。 | 本次验收项目依托现有厂区2760m3的事故水池及事故导排系统。雨水排口和污水排放口处设置截止阀,在事故状态下切断污染物与外部的通道,使事故状态下的产生的污水、消防废水及初期雨水等全部导入事故池内。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