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江西三川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已建的化粪池 | 鹰潭高新区园区工业污水厂纳管标准 | 江西三川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已建的化粪池 | W1生活污水排放口监测pH值、CODCr、悬浮物、BOD5、氨氮、石油类、TP,2天,1天4次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二级喷淋+二级过滤装置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 一套二级喷淋+二级过滤装置处理后通过一根不低于15m排气筒(DA001)排放 | 二级喷淋+二级过滤装置进出口,2天,每天不少于3个样品 | 达标 |
2 | 加强厂房自然通风 | NMHC厂房外排放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有关排放限值,周界外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有关排放限值;锡及其化合物周界外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有关排放限值 | 通过窗户、天窗通风控制通风强度 | 厂界外上风向设置1个NMHC、锡及其化合物无组织废气参照点,厂房外下风向设置1个NMHC监控点,厂界外下风向设置3个NMHC、锡及其化合物监控点,2天,每天实行连续1h采样,或者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减震垫、空压机房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即昼间≤65、夜间≤55) | 室内隔声、基础减振、优化设备选型、加强维护等措施降噪 | 项目厂界东面、南面、北面3方位厂界1m处各设置一个监测点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有废拉丝液、抗氧化废液、废机油、机油空桶、拉丝油空桶、抗氧化剂空桶等危险度物,边角料、不合格品、锡渣、废过滤网等一般固体废物以及生活垃圾。机油空桶、拉丝油空桶、抗氧化剂空桶厂家回收,回收前与废拉丝液、抗氧化废液、废机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废拉丝液、抗氧化废液、废机油等危险废物应严格依照国家有关危险废物的规定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综合利用或处置;边角料、不合格品、锡渣、废过滤网定期外售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项目在厂房东北部设置1个31.5平方米一般固废暂存间和1个20平方米危废暂存间。各类危险废物采用密封加盖容器或者具有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包装后分区堆放,危废暂存间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做到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一般固废贮存过程应满足相应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 | 项目机油空桶、拉丝油空桶、抗氧化剂空桶厂家回收,回收前与废拉丝液、抗氧化废液、废机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废拉丝液、抗氧化废液、废机油等危险废物目前尚未产生,拟根据环评园区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边角料、不合格品、锡渣、废过滤网定期外售综合利用,滚轴重复利用;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②项目厂房内设置一般固废暂存区,面积约为182.25m2,比环评期间设计面积增大。现阶段仅投产50%,面积满足当地生产需求。 ③本项目厂房内设置危废暂存区,面积约为20m2,与环评期间设计面积一致,但现阶段仅投产50%,面积满足当地生产需求。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重点做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保证应急预案的实施。危废暂存间、原料间(液)、拉丝油池等做好防腐防渗和防泄漏围堰设施。同时应对生产操作工人必须进行上岗前专业技术培训,严格管理,提高职工安全环保意识,定期进行安全环保宣传教育以及紧急事故模拟演习,提高员工事故应变能力。 | 危废间、大拉油池、中拉油池、小拉油池、原料间(液)重点防渗;一般固废间、原料区(固)、循环冷却系统、化粪池、生产厂房重点防渗区域外的生产区、喷淋塔底/壁部进行一般防渗;依托三川节能股份有限公司1口200m3事故应急池,配套切换阀(手动)等,已加强废气净化、固废贮存系统的运行管理,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建立与园区、当地政府间的风险应急联动机制,开展日常环境应急演练。加强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的配备,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整好用。加强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制度并上墙。加强防渗设施的日常维护,合理设置土壤监控点、落实土壤监测计划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