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完善雨污分流设施;配套设置1套处理规模为40m³/h的洗砂废水处理装置,采用“絮凝+压滤+沉淀+循环利用”的治理技术,拟设污泥浓缩池100m³、板框压滤机2台、100m³沉淀池1个、400m³回用水池1个、废水收集及循环管沟1套,废水加入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并使用污泥浓缩机进行固液分离后,污泥进入压滤机压滤,废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后进入回用水池,然后循环回用于技改工程水洗砂生产线,回用率100%,不外排。 | 不外排 | ①实际已完善雨污分流设施,在技改工程区新建雨水沟与原项目雨水沟相连接,并将初期雨水收集至原项目已建24m³初期雨水沉淀池,处理后可全部回用于场地降尘;②实际已建设1套处理规模为40m³/h的洗砂废水处理装置,采用“絮凝+压滤+沉淀+循环利用”的治理技术,已建污泥浓缩池100m³、板框压滤机2台、100m³沉淀池1个、400m³回用水池1个、废水收集及循环管沟1套,废水加入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并使用污泥浓缩机进行固液分离后,污泥进入压滤机压滤,废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后进入回用水池,然后循环回用于技改工程水洗砂生产线,回用率100%,未外排。 | 由于本项目废水不外排,因此未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①技改工程新增的水洗砂生产线全过程采用水洗工艺,为湿法作业,进料口安装围挡及喷淋设施洒水降尘;②技改工程依托的原项目砂石骨料仓库、装卸回车区、运输道路等区域的原有降尘措施不变,包括封闭输送带及仓库、硬化回车场,共安装16个雾化喷头及配套喷淋管线,成品库、回车场等分散设置移动式除尘雾炮机共6台进行喷洒水降尘;③筛余废料临时堆场应进行洒水降尘、采取覆盖措施,尽快完成筛余废料的处置,尽量减少临时堆放量及占地面积,处理完毕后应做好清理、迹地恢复工作;④技改工程依托的原项目砂石骨料生产线原有降尘措施不变,包括:封闭生产车间,一破、二破、筛分、打砂环节各设1套布袋除尘器,共设4套布袋除尘器及4个15m高排气筒,废气处理后达标排放。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 ①经调查,本技改工程新增的水洗砂生产线全过程采用水洗工艺,为湿法作业,已在进料口安装围挡及喷淋设施洒水降尘;②技改工程依托的原项目砂石骨料仓库、装卸回车区、运输道路等区域的原有降尘措施未发生变化,包括封闭输送带及仓库、硬化回车场,共安装16个雾化喷头及配套喷淋管线,成品库、回车场等分散设置移动式除尘雾炮机共6台进行喷洒水降尘;③已对筛余废料临时堆场使用防尘网覆盖、安排专人进行定期洒水降尘;本项目正式运行后将尽快完成筛余废料的处置,尽量减少临时堆放量及占地面积,处理完毕后将做好清理、迹地恢复工作;④技改工程依托的原项目砂石骨料生产线原有降尘措施不变,包括:封闭生产车间,一破、二破、筛分、打砂环节各设1套布袋除尘器,共设4套布袋除尘器及4个15m高排气筒,废气处理后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 2024年7月17日~18日,云南通际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针对本项目废气进行了监测,有组织监测点位:DA054(反击式破碎机布袋除尘器排气筒出口)设1个监测点,无组织监测点位:厂界上风向布设1个监测点,下风向布设3个监测点,监测因子均为颗粒物,监测频次均为有效连续监测2天,每天监测3次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厂房封闭隔声、高噪声设备基座减震、合理布局、围墙降噪等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 | 厂房封闭隔声、高噪声设备基座减震、合理布局、围墙降噪等 | 2024年7月17日~18日,云南通际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针对本项目噪声进行了监测,在项目厂界西(1#)、北(2#)、东(3#)、南(4#)各设1个点,共4个监测点位,连续监测两天,昼间、夜间各监测1次,监测因子为等效连续A声级。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本技改工程拟新建的污水收集沟槽、污水处理池(沉淀池+循环回用水池)等均将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简单防渗区的要求,采取 “高分子丙纶防水膜+混凝土硬化层”的防渗措施,应保证施工质量,满足防渗要求。 | 本技改工程新建的污水收集沟槽、污水处理池(100m³沉淀池及400m³循环回用水池)等均已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简单防渗区的要求进行防渗处理,采取了“高分子丙纶防水膜+混凝土硬化层”的防渗措施,满足防渗要求。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①本技改项目洗砂过程产生的污泥经污泥浓缩池浓缩、压滤机脱水干化后,收集至技改项目新建的200m³污泥收集池(位于压滤机下方),然后清运至狮子口片区废旧矿山用于矿坑回填修复,应做到日产日清,不得随意堆放、倾倒(届时应与相关部门签订同意污泥用于矿坑回填修复的协议);②布袋除尘设施收集的粉尘定期清理后回用于建设方自有水泥粉磨生产线作生产原料,不外排;③尽快完成原项目筛余废料的处置,尽量减少临时堆放量及占地面积,临时堆放过程中应进行洒水降尘、采取覆盖措施等减少扬尘及水土流失二次污染,处理完毕后应做好清理、迹地恢复工作;④技改项目新增废矿物油与原项目产生的废矿物油均依托大理昆钢金鑫建材有限公司原2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区内已建的10㎡危废暂存间进行暂存,暂存间应满足防雨、防晒、防渗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相关要求规范,设置符合规范的标识标牌、围堰、废液泄漏收集设施等,然后定期委托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 | ①本技改项目洗砂过程产生的污泥经污泥浓缩池浓缩、压滤机脱水干化后,收集至技改项目新建的200m³污泥收集池(位于压滤机下方),然后清运至狮子口片区废旧矿山用于矿坑回填修复,日产日清,未随意堆放、倾倒;②布袋除尘设施收集的粉尘定期清理后回用于建设方自有水泥粉磨生产线作生产原料,不外排;③技改项目运行后将尽快完成原项目筛余废料的处置,尽量减少临时堆放量及占地面积,临时堆放过程中应进行洒水降尘、采取覆盖措施等减少扬尘及水土流失二次污染,处理完毕后应做好清理、迹地恢复工作;④技改项目新增废矿物油与原项目产生的废矿物油均依托大理昆钢金鑫建材有限公司原2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区内已建的10㎡危废暂存间进行暂存,暂存间应满足防雨、防晒、防渗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相关要求规范,已设置符合规范的标识标牌、围堰、废液泄漏收集设施等,然后定期委托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①本项目建设方在项目运行中,应重视粉尘治理问题,严格按环评所提要求落实各项防尘、降尘措施,尽快完成筛余废料的处理,处理完毕恢复临时堆场用途,尽量减小无组织排放粉尘量,以最大程度降低对周边植被的影响;②项目方在运营过程中应加强噪声防治管理,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加工工艺,禁止夜间生产,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减震、隔声措施,并合理布局保证厂界噪声达标排放,尽量将对区域内动物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③应在技改工程区合理布置截排水沟与原项目已建的雨水沟、初期雨水沉淀池相联接,以便于收集初期雨水并进行沉淀处理,处理后的初期雨水待晴天用于场地及道路的浇洒降尘。另外,应加强环境管理、减少物料泼洒、定期清掏雨水沟及沉淀池等。 | ①本项目建设方在项目运行中重视粉尘治理问题,已严格按环评所提要求落实各项防尘、降尘措施,技改工程采用湿法作业、原有工程已按要求安装布袋除尘器及排气筒等;将按生产计划尽快完成筛余废料的处理,处理完毕恢复临时堆场用途,以最大程度降低粉尘对周边植被的影响;②项目方已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加工工艺,夜间不生产,已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基座固定减震措施并置于车间内,合理布局,根据验收监测结果可知,厂界噪声可达标排放,对区域内动物的不良影响较小;③已在技改工程区布置截排水沟与原项目已建的雨水沟、初期雨水沉淀池相联接,收集处理后的初期雨水已全部回用于场地及道路的浇洒降尘。另外,已设专人负责本厂的环保管理,封闭运输以减少物料泼洒,并定期清掏雨水沟及沉淀池等。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