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通过采用先进的低噪声机械,并通过加强管理、及时维护保养,使作业机械保持良好的工况,经距离衰减后可满足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运营期填埋场的噪声源为推土机、压实机等产生的机械噪声,填埋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管理、距离衰减的方式降噪。 | 根据本次监测结果可知,管理站四周布设4个监测点位,昼间监测结果最大值为48dB(A),夜间监测结果最大值为46dB(A),监测结果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 矿坑周围共设置8个监测点位,昼间监测结果最大值为49dB(A),夜间最大值为45dB(A),监测结果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首先将土基整平压实,然后铺设复合防渗土工膜(0.75mm,两布一膜,渗透系数≤1.0×10-10cm/s)。土工膜铺设前应将表层腐质土、草根、树根等清除,土基表面平整、压实,然后铺设复合土工膜。填埋场底部铺设复合土工膜后加盖500mm厚的细沙或粉煤灰覆盖层,保护土工膜,不得使土工膜长期裸露造成老化。填埋场侧壁采用场地内原有砂石填筑,按设计要求整平压实后切坡,然后铺设土工膜,最后采用现浇80mm厚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在高度的中间部位设置横向胀缝,缩缝间距一般为5m左右。管理区的化粪池要做好防渗,其渗透系数≤1×10-7cm/s。 | 工程施工前,已将填埋场内原有腐殖土、垃圾、草根等物清除,腐殖土堆放于管理站东侧,然后对填埋场底部及侧壁进行整平压实,填埋场中间设分隔堤坝(分为1#填埋场(东侧)、2#填埋场(西侧))及道路;底部整平压实后铺设复合防渗土工布(两布一膜,渗透系数≤1.0×10-10cm/s),防渗膜采用热熔焊接,搭接宽度10cm,铺设完成后覆盖500mm厚的细土对土工膜进行保护;填埋场侧壁经过刷坡整平后压实,然后铺设复合防渗土工布,防渗膜采用热熔焊接,搭接宽度10cm,最后采用现浇的8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横向胀缝为5m。本工程所用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205g/m2,厚度1.78mm,土工膜为HDPE光面土工膜,厚度0.76mm,水蒸气渗透系数4.86×10-14g·cm/cm2·s·Pa,工程施工前对复合防渗土工布进行了检测,检测报告见附件。设置的玻璃钢化粪池位于管理站西侧,容积14m3。 | |
2 | 管理站内设垃圾箱收集后统一送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 运营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往鄂温克族自治旗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管理站内设垃圾箱收集后统一送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 运营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往鄂温克族自治旗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工程措施 ①场区西侧空地设临时堆土场存放多余土石方,其中剥离的表土单独存放,用于填埋场封场时的复垦填土。临时堆场四周设置草包填土维护,防止水土流失,堆存的土石方用苫布遮盖或播撒草籽,并定期进行洒水,防止产生扬尘。 ②在填埋场环贮灰区修建截水沟,防止雨水对贮灰区产生影响。 (2)植物复种措施 ①对进场道路及贮灰区临时道路两侧恢复植被。 ②对填埋场四周边界设置绿化带,种植草皮,草种选择披碱草和羊草。 ③对施工期临时占地进行复垦绿化。 (3)其他减缓措施 ①充分利用区域内自然地形地貌,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减小对植被的破坏面积;减少挖方、填方量,尽量做到工程自身土石方平衡。施工期应避开雨天与大风天气,减少水土流失量。 ②制定严格的施工操作规范,严禁施工车辆随意开辟施工便道。 ③边坡采取植物防护措施,实施边填埋、边覆土、边绿化的作业制度。 ④施工结束后,所有施工场地应拆除临时建筑物,清除建筑垃圾,尽可能的恢复原有土地的功能。 ⑤使用低噪声设备和洒水防尘等环保措施,减少对周围动植物的影响。(1)填埋场填埋区生态治理措施 ①本项目填埋场均设置坝体,本期填埋场由透水坝和不透水坝够成,有利于填埋工艺雨污分流的实施。 ②为防止运营期扬尘污染,于装卸区设置移动式防风抑尘网。 (2)管理站环境绿化 本工程初期绿化主要为管理站的环境绿化。办公室周围空地播种当地植被,绿化面积为240m2,以达到绿化环境的目的。 (3)安排专人负责对场区绿化植物及填埋场周边草地进行养护和管理,保证成活率,充分发挥绿化植物的作用。 | 填埋场封场后,对管理站进行拆除(管理站拆除后建筑垃圾均拉至建筑垃圾场处理),现已进行植被恢复,播撒草籽200斤,恢复面积1200m2,表土用量800m3,来源原有表土。临时堆土场现已进行植被恢复,播撒草籽100 斤,恢复面积600m2,表土用量400m3,来源原有表土。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