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化粪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 化粪池 | 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 | 达标 |
2 | 隔油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 隔油池 | 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布袋除尘器 | 颗粒物、SO2、氟化物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NOx、氯化氢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布袋除尘器一套 | 颗粒物、SO2、氟化物排放浓度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相关排放限值要求;NOx、氯化氢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相关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声、消声、减振、全封闭厂房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 隔声、消声、减振、全封闭厂房 | 厂界四周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危废暂存间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进行设计,采取防渗漏措施;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生产车间、化粪池及一般固废暂存处,防渗层为铺设30cm抗渗混凝土,渗透系数K≤1.0×10-7cm/s | 已落实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①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统一运送到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理;②熔炼废渣:大粒灰渣(约为熔渣产生量60%)进入球磨筛分工序处理后回用于熔炼,小料灰渣(约为熔渣产生量10%)暂存于危废暂存间;③锯切铝合金渣经集中收集后外售;④除尘灰经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处理能力单位处置;⑤工业移动式布袋除尘器尘渣经工业移动式布袋除尘器对车间粉尘进行治理;⑥废包装材料经统一收集后送废品回收站回收利用;⑦废机油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⑧废旧手套及防尘面罩经集中收集后一同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 ①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统一运送到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理;②熔炼废渣:大粒灰渣(约为熔渣产生量60%)进入球磨筛分工序处理后回用于熔炼,小料灰渣(约为熔渣产生量10%)暂存于危废暂存间;③锯切铝合金渣经集中收集后外售;④除尘灰经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处理能力单位处置;⑤湿法锯切粉尘经收集后外售;⑥废包装材料经统一收集后送废品回收站回收利用;⑦废机油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⑧废旧手套及防尘面罩经集中收集后一同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厂区周围种植树木,加强绿化 | 已落实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各车间应按规范设置手提式灭火器和消火栓;在车间出入口设置安全出口应急标志灯;主要通道、有工作人员的场地设置应急事故照明灯;材料储存库、危废暂存间等处应设置人工或自动灭火装置。项目车间、仓库及生产作业场所的耐火等级、防火间隔、防火分区和防火构造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设计建设,并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设置了消防系统,配备了必要的消防器材。 | 已落实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