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施工期及运行期废水治理措施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 基坑水经沉淀池投加絮凝剂沉淀处理后达标回用;砂石料加工系统采用处理池进行絮凝沉淀处理后回用;混凝土拌合系统冲洗废水处理池(砂石共用)进行沉淀处理后回用;含油废水设置集水沟,经除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和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旱作标准后用作周边农肥和林地灌溉。 | 进行了验收阶段地表水环境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大气污染防治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①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湿法作业,工程露天爆破采用炮被覆盖炮眼,减少爆破产生的粉尘。混凝土系统拌合楼等选用配备吸尘器,同时应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砂石系统采用湿法破碎的低尘工艺,砂石加工采用布袋除尘。 ② 施工中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设简易棚或遮盖存放,避免露天堆放,减少扬尘扩散。现场配备洒水车,在取土场和弃渣场及开挖、爆破集中的地方,非雨日早、中、晚在工区来回洒水,减少扬尘,缩短粉尘污染距离和范围;加强道路管理和维护,减少道路扬尘。运输车辆尽量采取遮盖、密闭等措施,减少抛洒。 ③ 对施工现场人员,佩戴防尘口罩等措施。在距离施工沿线较近的居民点道路配备洒水车定期洒水,运输车辆行驶至居民点路段须减速慢行,减少扬尘的产生。 | 进行了验收阶段大气环境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声环境保护措施 | 施工期:《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运行期:《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标准。 | 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施工机械。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振动大的设备使用减振机座,并设置操作隔声间。强噪声源,远离居民点、增加距离传播、地形阻隔和地面吸收衰减。合理安排施工时段;施工人员配戴防噪声耳塞、耳罩、防声棉、防噪声头盔等个人防护工具。 | 进行了验收阶段声环境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施工期:(1)工程弃渣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土石方开挖、回填,将产生土石弃渣,如果土石弃渣处置不当,将造成地表扰动、土地占压和水土流失。 (2)沉淀池污泥 项目施工生产用水产生的废水经沉淀后综合利用,处理过程中在沉淀池产生污泥,污泥的主要成分为泥浆、砂石料残渣等,经脱水干燥后运往渣场填埋。 (3)生活垃圾 施工期大坝枢纽区高峰上工人数400人,经预测日均垃圾产生量为400kg/d,总产生量为288t。 (4)废机油、废油布等 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车辆维修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废机油、废油布等,产生量约为100kg/a。项目区修建危险废物暂存间,位于项目施工营地中部,并设置防渗防漏等措施,将废机油等暂存后,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代为处置,严禁乱排乱放。运行期:生活垃圾:职工共计8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1.0kg/人.d计,营运按365天计,则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2.92t/a。 危险固废:项目在营运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废机油(100kg/a)等,属危险废物,环评要求应设置专门的危险废物临时暂存间暂存,并定期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 (1)施工期 ① 工程弃渣:施工时采用土袋临时拦挡措施。堆渣前,先在场地周边开挖截水沟,浆砌石衬砌,堆渣时,在渣场靠近挡渣墙处堆放大块弃石,弃渣堆放结束后,将渣面平整,再加覆表土,播撒草籽进行绿化。 ② 沉淀池污泥:项目施工生产用水产生的废水经沉淀后综合利用,处理过程中在沉淀池产生污泥,污泥的主要成分为泥浆、砂石料残渣等,经脱水干燥后运往渣场填埋。 ③ 生活垃圾:在大坝枢纽施工区配置塑料垃圾桶集中收集生活垃圾,同时在大坝枢纽区修建垃圾池。施工期安排专人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定期运往指定地点处置,经常喷洒灭害灵等药水,以防止苍蝇等害虫的滋生。 (2)运行期 工程运行后,购置环保型复合材料分类垃圾箱收集垃圾,并沿用施工期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由专人负责定期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处置。设置危废暂存间,并定期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对施工迹地进行植被恢复,对。对淹没区范围涉及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及国家三级古树榕树进行异地移栽保护。 | 对施工迹地进行了表层覆土,播撒草种,现植被恢复情况良好。对桫椤及榕树进行异地移栽保护。移栽97株桫椤及1株榕树,移栽后树木已成活,2023年5月,赤水市人民政府下达了《关于沙千水库工程蓄水阶段建设征地移民安置验收意见》。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针对水库运行可能发生的风险,应由沙千水库工程管理所或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 本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正在同步编制中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