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一体化处理设施(工艺为“生物接触氧化+医疗专用消毒剂消毒”)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预处理标准 | 一体化处理设施(工艺为“生物接触氧化+医疗专用消毒剂消毒”) | 监测点位:医院废水入市政管网总排放口;监测频次:2024-07-13、2024-07-14连续监测2天,每天间隔取3次;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表2预处理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定期喷洒除臭剂、保持污水处理设施的密闭性等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表3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厂界(医院周边)无组织废气中臭气浓度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二级新建”臭气浓度要求 | 定期喷洒除臭剂、保持污水处理设施的密闭性等 | 监测点位:污水处理站周边上风向1个点,下风向3个点;医院周边上风向1个点,下风向3个点;监测频次:2024-07-13、2024-07-14连续监测2天,每天监测3次;监测结果均能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表3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厂界(医院周边)无组织废气中臭气浓度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二级新建”臭气浓度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基础减震、墙体隔声及距离衰减等降噪措施 | 东、西、北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南侧靠近钟山大道一侧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4类标准。 | 基础减震、墙体隔声及距离衰减等降噪措施 | 监测点位:医院场界东、南、西、北外1m处各设置1个噪声监测点,共4个监测点位;监测频次:2024-07-13、2024-07-14连续监测2天,昼间、夜间各监测1次;东、西、北厂界噪声监测结果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南侧靠近钟山大道一侧监测结果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4类标准。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3、固体废物为医疗废物,化粪池污泥,污水处理站污泥,废紫外灯,纯水制备产生的废活性炭、废滤芯以及废反渗透膜,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经医疗废物暂存间(面积10m2)暂存后定期交由六盘水市钟山区岔河垃圾填埋有限公司处置;在污水处理站旁设置了污泥干化池(1个,有效容积为5m3),污泥采用石灰集中消毒后定期交由相关污泥处置资质单位处置;废紫外灯单独收集后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面积10m2),定期交由相关资质单位处理;纯水制备固废(主要包含废活性炭、废滤芯及废反渗透膜)收集后交由厂家回收处置;煎药室药渣专用收集设施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生活垃圾严格按照《六盘水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分类收集,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 ①办公、生活垃圾 办公、生活垃圾根据《六盘水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禁止用于原用途,且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 ②医疗废物 本项目医疗废物已按照环评要求设置了专门医疗废物暂存间(占地面积:10m2),并在暂存间内分别设置了各类医疗废物的储存区域,各类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后委托六盘水市钟山区岔河垃圾镇埋有限公司进行处置。由于病理性废物需由火葬场或殡仪馆进行单独处置,目前项目暂不涉及产生病理性废物(手术或尸检后能辨认的人体组织、器官及死胎),针对病理性废物产生后应另行与火葬场或殡仪馆签订处置协议。 ③污水处理设施污泥 污泥脱水采用离心式脱水机,脱水污泥含水率应小于80%,脱水后的污泥密闭封装后存放于医废间(占地面积:10m2)再委托六盘水市钟山区岔河垃圾镇埋有限公司进行处置。检验废水废液桶中产生的残渣与医院污水处理设施污泥一同外运处置。 ④、煎药废渣 项目中药煎药过程产生的废渣不属于医疗废物,产生的煎药废渣经密闭收集后混入生活垃圾,与生活垃圾一并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收集点集中处置。 ⑤、废活性炭、废滤芯 纯水制备固废(主要包含废活性炭、废滤芯及废反渗透膜)收集后交由厂家回收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风险潜势为I级,环境风险分析仅简单分析,项目运营期环境风险主要为污废水事故排放风险,次氯酸钠、柴油、氧气、医疗废物泄漏风险,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污废水事故排放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关键设备要配备足够的备件;设置一个有效容积15m3的密闭式箱体作为事故应急池,位于1F污水处理站北侧,用于事故废水排放收集暂存,正常情况下保持放空状态,确保事故废水不外排 次氯酸钠、柴油、氧气、医疗废物泄漏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医院的次氨酸钠管理制度,通过规范操作和加强管理等措施防止次酸钠泄漏;柴油发电机房设置围堰,并铺设吸油沙或吸油毡等,防治柴油泄露流出外环境;及时收集本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设置氧气罐专用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设专人管理,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业主应加强管理,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及时采取应急计划,确保人民财产安全。 | 项目通过加强厂区内各类设施、设备管理力度,杜绝环境风险事件发生。设置应急物资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各应急救援小组,并按要求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等。 本项目已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编制并备案:备案号:520200-2024-158-L。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