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处理设施(“一级强化处理+次氯酸钠消毒工艺”)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预处理标准 | 污水处理设施(“化粪池+二级处理(好氧+混凝沉淀)+消毒工艺” | 监测点位:医院废水总排口,监测频次:于2024年4月26日~27日连续监测2天,每天间隔取3次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处理设备顶部加盖板密闭,盖板上预留进、出气口。同时,加强日常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设置合理的医院空调系统及通排风系统等空气消毒处理措施。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标准限值,UG5~UG8执行《恶 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新扩改建二级标准限值 | 污水处理设施设置专人维护、定期喷洒除臭剂、保持污水处理设施的密闭性等措施,医疗废物定期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不在医院长期储存,加强医院通风,及时清除腐败垃圾;定期喷洒药剂或石灰等防蝇除臭;采取密闭运输方式,防止垃圾飞洒。 | 监测点位:污水处理站周边上风向1个参照点、下风向3个监测点共4个点位,医院周边上风向1个参照点、下风向3个监测点共4个点位,监测频次:于2024年4月26日~27日连续监测2天,每天间隔取3次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设置警示标志,禁止大声喧哗;针对空调外机等设置减震垫,针对污水处理设备禁止使用大型爆气设备,同时置于封闭空间内,墙体采用隔声材料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 | 项目空调外机噪声、活动噪声等噪声源强较小,污水处理设备置于封闭式空间内,墙体采用隔声降噪材料,项目污水处理设备禁止使用大型爆气设备,同时设置于封闭空间内,产生的噪声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大的影响。同时项目在院内及周边区域设置警醒标语、标牌等,禁止医院内及周边人员大声喧哗。 | 监测点位:医院厂界东西南北侧外1m各设置1个噪声监测点 监测频次:2024年4月26日~27日连续监测2天,每天昼间、夜间各监测1次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是员工办公垃圾、煎药废渣、医疗废物、污水处理设施污泥。生活垃圾根据《六盘水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煎药废渣经密闭收集后混入生活垃圾,与生活垃圾一并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收集点集中处置。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23〕206号)的要求经收集桶分类统一收集后,暂存于医废间,定期由资质公司处置(其中病理性废物送殡仪馆处理)。污泥由具有处置资质的单位定期清掏、脱水封闭带走处置,不在院区储存。 | ①办公、生活垃圾根据《六盘水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禁止用于原用途,且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 ②本项目医疗废物已按照环评要求设置了专门医疗废物暂存间(占地面积:10m2),并在暂存间内分别设置了各类医疗废物的储存区域,各类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后委托六盘水市钟山区岔河垃圾填埋有限公司进行处置。由于病理性废物需由火葬场或殡仪馆进行单独处置,目前项目暂不涉及产生病理性废物(手术或尸检后能辨认的人体组织、器官及死胎),针对病理性废物产生后应另行与火葬场或殡仪馆签订处置协议。 ③污水处理设施污泥脱水采用离心式脱水机,脱水污泥含水率应小于80%,脱水后的污泥密闭封装后存放于医废间(占地面积:10m2)再委托六盘水市钟山区岔河垃圾填埋有限公司进行处置。检验废水废液桶中产生的残渣与医院污水处理设施污泥一同外运处置。 ④、项目中药煎药过程产生的废渣不属于医疗废物,产生的煎药废渣经密闭收集后混入生活垃圾,与生活垃圾一并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收集点集中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废水事故排放风险防范措施:污水处理应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做好设备保养工作,如处理设备不正常,要及时检修,保证污水处理效果。定期监测污水处理池进出水主要水质指标,发现超标要及时查清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如果出现事故要及时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避免污染水体。当出现停电或设备故障时,应采取应急消毒措施。当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发生事故排放时,污水不得向外排放;对于事故排放发生的情况,采取的措施是设置事故缓冲池(采取增大污水处理设施调节池容积进行替代)暂存废水,同时,应采取人工投加消毒剂进行处理。 医疗废物事故泄漏风险防范措施:项目应制定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设置专(兼)职人员,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及时有效的将医疗废物进行处置,争取做到日产日清,将产生安全事故的危险降至最低。 企业应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文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保主管部门备案。 | 项目通过加强厂区内各类设施、设备管理力度,杜绝环境风险事件发生。设置应急物资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各应急救援小组,并按要求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等。 本项目已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编并备案:备案号:520200-2024-068-L。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