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处理设施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 | 依托现有设施 | 例行监测中,回用水出口中色度、氨氮、溶解性总固体、五日生化需氧量等均满足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天然气密闭输送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天然气密闭输送 | 厂界非甲烷总烃0.12~0.46mg/m3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增加减振垫片、安装消声构件等降噪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增加减振垫片、安装消声构件等降噪措施 | 昼间厂界噪声值47~52dB(A),夜间厂界噪声值44~48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废机油、废油手套、废油桶均属危险废物,暂存于贵阳压气站已建危废间内,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 废机油、废油手套、废油桶等危险废物,随清随运,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注意保护项目周围的植被,把工程建设对土地、植被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取弃土、等临时用地,在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覆土绿化。 (2)加强施工开挖面的边坡治理措施,防止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3)不留松土,不乱弃土,对回填表土,应进行妥善堆存用于填方,以减少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并防止雨水冲刷,减少土石方场内转运量。 (4)尽量做到少取土,少弃土,少占地,搞好挖填上方平衡,最大限度的减少临时用地。 (5)采取工程措施(修建场内排水沟、导流雨水)、植物措施(增加植被种类,提高异质化程度,合理布局,尽量弥补因项目建设造成对原有植被的破坏。提高生境连通程度,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临时措施(挡土墙、护坡工程和临时栏挡等),防治施工期的水土流失。 (6)剥离表土应就近集中统一堆放,回用于后期绿化和覆土土源。 | (1)施工时严格控制施工边界,未涉及临时占地,未设置取弃土场,施工结束后及时对用地范围内土地进行了恢复和绿化。 (2)施工场地较为平整,施工期间采取了临时水保措施,没有产生水土流失。 (3)工程土石方平衡,未产生弃土,土堆压实堆放,降雨前覆盖毡布。表土单独开挖,单独存放,用作后期覆土绿化。 (4)施工时严格控制施工边界,未涉及临时占地,工程土石方平衡,未产生弃土。 (5)施工期间采取了临时水保措施,没有产生水土流失。站场绿化尽量采用了原生物种,并尽量增加了植被种类,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表土单独开挖,单独存放,用作后期覆土绿化。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站场平面布局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等要求。 (2)选择优质的设备、材料,保证工程质量,杜绝不正常的泄漏。 (3)设置可燃气体检测、火灾报警系统、工业电视监视系统。 (4)设置300m3事故水池,事故废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5)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 | (1)站场平面布局符合《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15)等要求。 (2)项目选择了优质的设备、材料,工程质量优良,已最大程度杜绝了不正常的泄漏。 (3)工艺区设置了可燃气体检测、火灾报警系统、工业电视监视系统。 (4)站场主要介质为天然气,没有事故废水,不需要设置事故水池。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完成备案。 | 已落实 |